广东省健管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
专家指出,今年本市将进入“80后”结婚的高峰期。
据了解,第一季度“80后”登记结婚多,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本市绝大多数“80后”开始步入适婚年龄,1989年以前出生的女性和1987年以前出生的男性均可以登记结婚;其次是“80后”青年婚恋观念更具开放性,一些“80后”青年不再看重以往婚前必须准备的“婚房”、“婚车”,转而选择租房结婚,客观上降低了婚姻门槛;第三是“闪婚族”和“毕婚族”增多,不少“80后”家庭,夫妇双方走出校园或认识时间不长就登记结婚,恋爱周期普遍偏短。
常年从事本市婚姻调查研究工作的河西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庞强表示,新近登记结婚的“80后”年轻夫妇应尽快熟悉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新角色,互相体谅、增进理解,共同经营好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不愿过早当房奴六成受访者倾向租房结婚
年轻新人,租房更要善理财
专家建议:青年夫妻宜在婚后3年至6年购置首套房
26岁的魏琳今年春节前登记结婚,目前正和丈夫租住在华苑街。她告诉记者,他们不想因结婚而给父母增加经济压力,于是选择租房结婚,准备婚后一起奋斗存钱买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魏琳这样选择租房结婚的年轻夫妇时下还有很多,据市民政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或正在筹备租房结婚。
据了解,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以租房结婚为起步,在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奋斗,买房置业、提升生活水平。时下在本市,绝大多数选择租房结婚的青年夫妻都属于“80后”,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固定的收入和一定积蓄,思想的开放性和独立意识较强,不愿过早沦为“房奴”。不少夫妇选择租住的房屋,都兼具距离彼此的工作单位较近、配套设施完善、房屋面积和租金价位适中等条件。
对此,市婚庆协会主席韩朕建议,时下国内的房屋租赁市场并未发展成熟,选择租房结婚的青年夫妇,在婚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财观念,合理分配消费、理性投资,最好在婚后3年至6年内购置自己的第一套房屋。否则,租房过日子的“漂泊生活”,会影响到夫妻间的感情。
${FDPageBreak}
超四成经常拌嘴一季度113对离婚
“80后”夫妻小矛盾易升级
专家支招:“冷战”夫妻求和可巧用小道具
吵架后谁也不理谁,致使小矛盾升级,婚姻“亮起红灯”,这种情况在“80后”夫妻中屡见不鲜。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抽样调查也显示,时下,超过四成的“80后”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拌嘴,夫妻感情也因此出现裂痕。统计显示,一季度以来,本市已经有113对“80后+80后”家庭协议离婚,这个数字是“70后+80后”家庭协议离婚数的5倍还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0%。
据了解,“80后”夫妻在日常生活中频现感情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80后”夫妻多为独生子女,自幼在家说一不二,所以婚后不知道应该如何向配偶妥协,在小口角、小纠纷产生后,难以用恰当的方式给彼此“找台阶”,时间一长容易造成积怨;其次是“80后”对婚姻和家庭的感性认识更重,而理性认识不足,容易形成婚前恋爱与婚后生活的心理落差,一旦夫妻对家庭的精力投入不对等,又长时间没有营造出如同恋爱期间的浪漫氛围时,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引发夫妻矛盾;第三是就部分“毕婚”、“闪婚”的“80后”家庭而言,夫妇双方走出校园或认识时间不长就登记结婚,婚前缺乏深入了解,结婚后感情基础不牢靠,造成矛盾频发。
对此,常年从事本市婚姻调查研究工作的庞强建议,“80后+80后”结构的小家庭在产生口角后,夫妻双方尤其应加强沟通,即便出现“冷战”,也应该主动求和,夫妇间可试用“倾诉小纸条”和家庭记事本等为道具,用委婉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想法后交给对方,这样既能营造出浪漫的氛围,又有助于修复夫妻感情。
规避职场潜规则一些已婚青年装单身
“隐婚”,让爱情受伤
在工作中,部分已婚青年不张扬自己的婚姻状况,小心翼翼地回避谈论婚姻状况,并降低配偶“曝光率”。抽样调查显示,有13%的“80后”夫妻,至少有一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曾经或正在过着这类“隐婚”生活。
据了解,规避职场“潜规则”,是青年夫妇过“隐婚”生活的重要原因。采访中,在本市开发区某外企工作的沈佳嘉说,已婚女性面临的怀孕、生子、哺乳、产假等诸多事宜,会造成工作中不受重用等问题,这是时下职场中的“潜规则”之一。为此,她只能尽量回避与同事谈论家庭问题,给企业一种自己依旧单身的假象。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男青年,以改善自己在女性同事中的人缘、方便日常开展工作为目的,过“隐婚”生活。
对此,常年从事本市婚姻调查研究工作的庞强指出,职场最看重的依旧是员工的能力,而非婚姻状况,青年夫妇应当从完善自身能力上下工夫。长时间过“隐婚”生活,使配偶生活在“地下”,非但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发展,使感情产生阴影,还会给单位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刘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