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健管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
“80后”将追求婚姻中的真实感觉
“我认为这些担忧都是杞人忧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陆士祯并不认同当下社会上对“80后”的诸多指责。
陆士祯认为,和从前爱讲国家、集体相比,“80后”这一代人比较实际,他们更强调和看重自我发展。但与此同时,他们可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责任感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等。
就“80后”的婚姻来讲,陆士祯说,一方面我们从现代的价值观和我们这代人的视角看,觉得他们可能缺乏责任心,生活能力差;但换一个角度,他们可能更在努力追求婚姻中那种真实的感觉,正在努力适应未来那种情感因素在整个婚姻中更具突出作用的新婚姻形式。
陆士祯认为,当看到“80后”和我们现实的价值相违背的时候,大可不必担忧,因为,任何一代都是创造力、生命力和破坏力并存的。“当我们恪守传统,忧虑于‘80后’的不够宽容、不负责任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他们中有些东西在指向未来。看一看他们的本质,想一想他们的未来,我们要相信他们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会怎样去相处。”因此,陆士祯认为,对于“80后”来说,他们更需要的也许不是担心,而是宽容、换位思考。
针对一些媒体指出“80后”的责任心差的特点,有可能让他们“视婚姻为儿戏”让老一代人“操碎心”的说法,从事了几十年教学工作的北京四中党委书记张云裳认为,“这并不那么绝对”。
“出现婚姻分分合合的现象,和社会大环境有关,也不是将来才会出现的问题。”张云裳说,按中国传统的观念,原来结婚离婚是非常谨慎的事情,但对外开放后,西方国家的观念对年轻人影响很大,“很多人并不特别看重这点,两个人高兴就在一块,不高兴就分手,但这不会影响到所有的人,还会有一批人比较传统,包括‘80后’”。
${FDPageBreak}
“80后”的不足是独生子女的普遍问题
张云裳发现,和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学生比,“80后”有很多强于上一代的地方,比如对个性张扬的追求、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强、眼界开阔等。
对于现在很多人看不惯的所谓“80后”的种种不足,张云裳分析说,这些其实并不是他们独有的,而是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为什么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心态往往要比独生子女好呢?因为他们从小一块长大,大的自然而然就知道关照弟弟妹妹;玩的过程中也会打架,但在打闹中也在学着如何既打闹又相处,所以,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但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成长中缺失了这一环。”
陆士祯曾经做过关于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当时她最苦恼的就是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适应社会。“因为我们成年人会不自觉地把标准定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上。比如当判断他们的人际关系时,我们会看他们会不会合作,包不包容,有没有团体主义。但他们要适应的是未来社会,而谁也不能保证成年人的标准就是真正适应未来的社会的标准。”
“任何一代人一定是一个传承的过程。”陆士祯分析,“80后”作为一个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独立代群,注定他们有些特征会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些特征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中国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张云裳认为,对“80后”本身来说,首先,他们要明白,养成好的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过程,但一旦想毁掉却很容易,放纵自己一下就没有了;其次,应该学会倾听成人的建议。应该说,绝大多数人给你建议都是想帮助你,要理解大家的出发点。
张云裳希望“80后”明白,路将来总是要靠自己走的,不可能躺在父母身边过一辈子。所以,一定要有独立意识和能力,包括生活的自立意识和能力。
陆士祯也善意提醒“80后”,当他们毫无顾忌地张扬个性时,也要想一下传统,因为任何社会的代际传承,都是承前启后的,当孤立地站在一个片面的角度上时,就不能很好地构建起这个连接,谴责和反叛都意味着断裂。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颜健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