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健管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
几个儿女急忙把张伯送到医院就医。医生说,张伯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了眼内出血而失明,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手术效果不敢肯定。
怪了,糖尿病不就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吗?张伯的几个儿女怎么都想不通:“我们早已知道爸爸患糖尿病,但20年来他身体一直很好,也没用什么药,为什么突然失明呢?我们也听说过糖尿病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不会这么严重吧?”主管张伯的王医生听了他们的疑问,解释道:“糖尿病对眼睛有很大影响,现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全球四大致盲眼病之一了!”看着张伯儿女们瞠目结舌的样子,王医生给他们解释了一番。
在眼睛中,视网膜接收到的外界(物体)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并经过分析,于是我们便能看到物体。患糖尿病时眼的虹膜、晶状体等可发生病变,但最严重的还是视网膜发生病变,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呢?糖尿病的致病机理之一是引起全身微小血管发生病变。视网膜的血管系统也属于微小血管,当视网膜血管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血管扩张和闭锁。血管扩张会引起视网膜水肿、渗出或出血;血管闭锁则引起视网膜缺血,视网膜对缺血的反应是代偿性形成新生血管,由于这些新生血管不同于正常的血管,它很容易出血和增殖。
王医生停了停,继续说:“视网膜缺血缺氧会造成视网膜水肿并且累及黄斑(视网膜视物最敏感区),新生血管会引起玻璃体出血,而新生血管增殖会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这便构成了糖尿病失明的三大主要原因。”
张伯的小儿子插了一句:“糖尿病人都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吗?”王医生接着解释:“这倒不是,主要看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糖尿病病程长和血糖控制不理想是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病程1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98%,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84.5%。另有一项糖尿病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比实验证明,强化治疗能够使1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下降76%,使2型糖尿病严重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降低25%。据统计,目前全球有1亿糖尿病患者,到2010年将增加到2.21亿,其中25%将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如果张伯平时注意服药,情况也不会这么严重。”
怎么办呢?看到张伯一家乱成一团的情况,我想不少读者的心里都冒出这样的疑问。
尽管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后难免要发生视网膜病变,但早期发现和激光光凝治疗可防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发展,而不会像张伯一样引起失明。激光治疗为什么这么神奇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块干旱的稻田只有一桶水浇灌,如果平均浇水,稻子最后恐怕还是要旱死;但如果舍弃大部分稻田,仅用这桶水来浇灌一小片稻田,那就可以保证一部分稻子正常生长。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原理也类似这种“弃车保帅”的方法。因为患者的视网膜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所以容易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并进一步发生玻璃体出血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致失明。激光光凝视网膜可以破坏一些相对不健康的视网膜组织,减少耗氧量,保证黄斑部视网膜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并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达到保护视功能的目的。
如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没有及时发现或预防,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这时,玻璃体手术是挽救病人视力的惟一有效的方法。眼内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晚期并发症可通过玻璃体手术治疗,但此时视网膜功能已很差,即使花了昂贵的手术费,使玻璃体出血清除干净、视网膜复位,视力恢复正常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眼睛,只有在视网膜发生增殖之前或增殖早期接受激光治疗,同时严格控制好血糖,才能免除失明之虞。
听到此,张伯全家不禁扼腕叹息,张伯患糖尿病这么多年,如果早一点检查眼睛,也许当时打一下激光就不会引起今天这么严重的后果了。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张莹瑜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