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健管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
在所有的眼部疾病中,白内障犹如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让许多人心生恐惧。别看白内障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它偶尔也会“耍花招”,让人跌入陷阱。原本还在为老花眼的“道别”欣喜不已,殊不知这往往就是白内障“偷袭”的先兆。此时若不加以筛查防治,将会诱发更多后患。出生不久的婴儿也有可能遭遇白内障危机,赶在视力发育期内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尤为关键……如今,白内障治疗理念与技术已日趋完善和成熟。今天就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强教授为大家解惑其中的三大治疗新观念。
解惑1老花眼“道别”,白内障“驾临”
对于那些时常与老花镜为伴的老人而言,如果突然发现自己的近距离视力明显提高,可别光顾着高兴。事实上,这并非好兆头,因为老花眼消失很可能就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此时,应当前往医院积极接受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老年型白内障。
为什么当老年人出现白内障时,老花眼反而会消失呢?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晶体内代谢出现异常,晶体纤维发生变性、肿胀和混浊。当内部纤维充分肿胀时晶体就会变厚。而此时眼球中央部分的屈光力却恰好增加,使得影像能更正确地投射在视网膜上。因此,许多老花眼的老人所看到的视觉景物会变得明显清晰起来,甚至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清近距离细小的物体。不过,尽管患上白内障的老人近处视力有所改善,但是远端视物仍会很模糊。
目前,白内障在所有致盲眼病中居于首位。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内有一个类似放大镜的组织,称作晶状体。正常的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如果晶状体变混了,医学上就叫作白内障。白内障阻碍了光线的射入,从而会影响人的视力。引起白内障的原因很多,以老年性白内障为多见。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也很常见,近年来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也逐年增多。
解惑2小儿白内障,巧选干预期
白内障不只是老年病的代名词,婴幼儿出现白内障也不少见。由于婴儿视力正在发育中,因此,对于先天性白内障严重的患儿,只有尽早进行干预手术治疗才能够有利于视力的改善。一旦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甚至可能会使儿童出现严重的弱视。
一般来说,对于明显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最好能够在保证婴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手术,以充分保证其视功能的恢复。理想的手术时间大约在出生后数周内或两个月内。对于那些年龄已达10多岁或20多岁的患儿,也不应放弃治疗。
此外,术后的屈光检查等跟踪复查也不可忽视。建议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为患儿配戴合适的眼镜,以增进视力。同时应注意配合光学矫正、功能训练等综合措施,争取尽早配戴矫正眼镜,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解惑3完善复明方案,手术渐成主流
由于大多数白内障难以彻底预防,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补偿其屈光度,是目前恢复白内障患者视力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白内障复明手术就是把混浊的晶状体摘除,然后放置一枚人工晶体代替摘除的晶状体。通常,晶体是一个直径9-10毫米、厚4-5毫米的双凸圆盘状组织,有一定硬度。因此要将混浊的晶状体从眼内取出来,必须在眼球上做一个弦长10毫米以上的切口。而这可能会增加出血,感染,眼压升高,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风险。经过技术与理念上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已成为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主流方案。
所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就是将乳化针经由很小的切口伸入眼球内,乳化针头的超声震荡会把混浊的晶状体击碎乳化,然后将它吸出眼外。这一手术过程可以在不大于3毫米的切口中完成。因此,手术损伤较小,眼内压力波动也较小,安全性较高。此外,小切口手术后角膜几乎不变形,因此散光会大为降低,视力恢复也更好。
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恢复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减少致盲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应该强调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当然,只有根据个体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与手术时机,才能让更多人有机会清晰地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转)
(责任编辑:徐惠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