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健管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
弱视是一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的常见眼病,国内儿童的患病率约为3%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约有弱视患儿1000万以上。
引起小儿弱视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弱视外,还有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形觉剥夺性4类弱视。
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经验光配上合适的眼镜后,视力将逐渐提高或恢复。
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的作用,产生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弱视。
虽然弱视是视觉系统发育异常的眼病,但如能做到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80%以上的患儿是可以治愈的。在弱视的治疗中,年龄是关键因素。年龄越小,疗效越好。10岁以前是视觉发育敏感期,超过10岁视力不易恢复,超过12岁则弱视基本无望治愈。
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呢?首先要清楚孩子出生后有无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瞳孔区发白、斜视等外观异常;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孩子在视物时有无歪头或头向前伸、眯眼、眼球震颤等异常举动。如有上述情况,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a检查。家长还要定期给孩子检查视力。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低于0.8,或者双眼视力不一样,也应到医院确诊。
根据弱视程度和注视性质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红色滤光片疗法治疗弱视
由于典斑区锥状细胞对红光较敏感,因此在弱视眼镜上加一红色滤光胶片(波长620~760mm),同时遮盖主导眼,能促使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当注视性质转变后,可取消红胶片,继续用传统遮盖法治疗。
二、旁中心注视弱视的治疗
采用的方法有:
1、增视疗法:采用有闪光装置的后像镜,以强光束照射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假黄斑),闪光刺激前以镜中直径为3度或5度的黑色圆点遮住黄斑区,不使黄斑受强光照射,然后嘱病人看白色屏幕上黑色“+”的中心点,待产生负后像,即见一照亮的中心被一暗圈围绕着,借以训练正常黄斑注视功能,经多次治疗后,将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凹注视,以达到增视的目的。治疗期间弱视眼必须遮盖,直到中心凹注视重新建立,待视力增至0.6~0.7时,可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训练或手术矫正眼位后进行训练。
2、光栅刺激疗法:不同空间频率的黑白条纹或手术矫正眼位后进行训练。刺激治疗机,最容易使视觉神经轴突得到活化。
刺激治疗机有一个旋转的光栅,上方置一块透明图案板,让患儿遮闭健眼在描绘趣味图案的过程中接受背景潜在的光栅刺激,使视兴奋,达到治疗效果,治疗后不必遮盖健眼。
三、中心注视性弱视的治疗
传统治疗弱视通常在矫正屈光的前提下采用遮盖健眼的遮盖法(conventionalocc-iusion),强迫弱视眼注视,并结合精细目力作业如:在家做些描图、穿针、穿珠子等训练,以促进视力提高。而随着技术的进步通常采用多媒体网络视觉训练。
四、针灸辅助治疗
3~6岁是弱视治疗的黄金阶段,对此阶段弱视儿童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责任编辑:吴任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