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新闻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论坛 即问即答

    癫痫医院 | 白癜风医院 | 皮肤病医院 | 宁波耳鼻喉 | 性病医院 | 东莞耳鼻喉 | 癫痫病 | 整形美容 | 不孕不育 | 广州耳鼻喉 | 太原耳鼻喉 贵州耳鼻喉 | 长沙耳鼻喉
    成都男科 | 深圳男科 | 广州妇产 | 厦门妇科 | 陕西男科 | 西安胃病 | 武汉医院 | 杭州男子医院 | 长沙妇科 | 喀什妇科 | 北京糖尿病 | 乌鲁木医院 | 男科阳痿
    首页 > 疾病大全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近视 > 正文

    近视的孩子别剧烈运动

    2009年05月21日  来源:海峡都市报社    家庭医生在线    我要评论(0)条评论  


        今年读高二的小李是名近视患者,左、右眼近视度数分别为650和700度。小李是个游泳爱好者,泳技相当不错,泳池里人不多时,也会玩玩跳水。谁知,一次练跳水时,却跳出事情来———视网膜脱落了。幸好治疗及时,视力没受太大影响。
      
        对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陈平主任医师提醒说,近视者特别是高度近视者(600度以上),在剧烈运动时,容易引起视网膜脱落,影响视力。眼下正是暑假,不少学生会参加打球、跳水等运动锻炼,近视的青少年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发生剧烈碰撞。而到游乐场所玩时,近视者最好不要玩蹦极等极限运动。

        近视是视网膜易脱落一因素
      
        陈平主任医师介绍说,视网膜脱离与许多因素有关,一是近视眼,近视眼易产生玻璃体变性及后脱离,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其次是无晶体眼,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三是老年人,他们的玻璃体大多有变性和液化,也常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因而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此外还有视网膜变性和外伤等因素。
      
        据了解,近年来发生视网膜脱落的眼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中青少年占到了相当的比例。患者李明(化名)也是一名高度近视者,前一段时间经常感到飞蚊似的黑影在眼前飘动,正读高三的他以为是学习太紧张、太累,没有休息好,眼睛疲劳所致,于是就自己滴了些润眼的药水,并没有太在意。直到一天在与同学打篮球时,突然感到眼前黑蒙蒙的一片,几乎什么也看不见。送到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由于病情延误时间过长,造成病变面积太大,不仅使治疗难度增加,而且将无法恢复到原先的视力水平。
      
        视网膜脱落会造成失明,要早治疗
      
        视网膜是眼球壁最里面的一层组织,而上面的黄斑点最是活跃,是控制中心视力最敏锐部分的幕后功臣。当视网膜脱落,最先受影响者是旁视网膜,然后逐渐蔓延至中心的黄斑点,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失明。 
     
         陈平医师介绍说,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失明,要早发现、早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从临床上看到,现在不少视网膜脱离患者直到看不见了才知道就诊。在记者采访时,就遇见一位42岁的女患者,她视力下降、模糊大半年了,一直以为是疲劳和开始老花眼所致,没引起重视。上周的一天突然看不见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视网膜已严重脱离。“这个患者要赶快手术,因为时间拖得太久,愈后不容乐观。”陈平主任为之感到惋惜。

     

    ${FDPageBreak}



        眼前出现闪光点是早期症状
      
        陈平医师提醒,视网膜脱离是有早期症状的。
      
        眼前有闪光点和飞蚊感,是视网膜脱落最早的症状,这是玻璃体后脱离的表现。中老年人,特别是高度近视眼患者,突然出现眼前大量飞蚊和某一方位持续闪光时,就应立即去眼科检查。此时大多数情况是视网膜有小裂孔,可以通过眼底激光将微小裂孔部位牢牢封堵。这时治疗效果好,一般不影响视力。
      
        其次,是视网膜局部脱离。患者会感觉视力模糊、视物变形和视野缺损(某个角度有暗区)等。这时通过手术复位,治疗效果也还好,能保住一定的视力。
      
        当视网膜脱落严重时,就会累及黄斑区,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失明。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林嘉豪 )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999个字符
    已有2999条评论 点击查看>>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