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新闻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论坛 即问即答

    癫痫医院 | 白癜风医院 | 皮肤病医院 | 宁波耳鼻喉 | 性病医院 | 东莞耳鼻喉 | 癫痫病 | 整形美容 | 不孕不育 | 广州耳鼻喉 | 太原耳鼻喉 贵州耳鼻喉 | 长沙耳鼻喉
    成都男科 | 深圳男科 | 广州妇产 | 厦门妇科 | 陕西男科 | 西安胃病 | 武汉医院 | 杭州男子医院 | 长沙妇科 | 喀什妇科 | 北京糖尿病 | 乌鲁木医院 | 男科阳痿
    首页 > 疾病大全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近视 > 正文

    防治假性近视

    2009年08月04日  来源:中国眼网    家庭医生在线    我要评论(0)条评论  

      假性近视是指由各种原因(如长时间不科学地用眼等)引起的眼调节功能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近视,医学上又叫做调节增加性近视或功能性近视。

      假性近视多发于7~1 7岁的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也有少数17岁以上的青年人会得该病。假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①长时间用眼后其视力小于1.0;②视力不固定,长时间用眼后其视力会下降,经休息后其视力又会有所恢(如上学期间其视力会降低,经双休日后其视力又会得到恢复);③通过治疗(如通过药物散瞳等方法)后其视力可得到恢复,但停止治疗后其视力又会有所下降。

      引发假性近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长时间不科学地用眼:儿童或青少年在读书或写字时眼睛与书或字的距离常在33厘米以内,其视角与桌面(或书面)不成90度角或躺着看书等都可引发假性近视。另外,长时间用眼后不注意休息或学习时照明的光线不好也可引发假性近视。

      二、眼营养的缺乏:许多儿童和青少年都有挑食、偏食的毛病,不经常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及粗粮等食物,这种习惯可导致其体内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D以及铬、钙、锌等元素,从而易患假性近视。

      三、受到光色的刺激过多:儿童和青少年若常去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或长时间地上网,会使眼睛受到这些场所的光、色等理化刺激,从而易患假性近视。

      四、对屈光不正弱视的治疗不及时:一些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儿童或青少年若治疗不及时,也会引发假性近视。

      由于假性近视可发展为真性近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眼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各位家长应对该病给予高度的重视。那么,儿童和青少年应如何防治假性近视呢?

      一、要保持科学的用眼姿势:儿童和青少年在看书写字时应使眼睛和书、笔保持33厘米以上的距离,并保持正确的坐姿,切不可躺着看书或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要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看书。

      二、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坚持做眼保健操:儿童和青少年每学习1个小时后,应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每次最少要眺望10-15分钟,每日最少要眺望3次以上,以缓解眼睛的疲劳。另外,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以缓解其睫状肌的紧张状态,消除视疲劳。眼保健操可每日做4-6次。

      三、保持营养的均衡:儿童和青少年应多吃些粗粮、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食物,以起到预防假性近视的作用。对于已经患了假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除了要经常吃上述食品外,还可多吃一些坚果和枸杞子等食物,以增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四、进行配镜治疗:对于已经患了假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可给其配戴用于治疗该病的眼镜。需要注意的是,用于矫治假性近视的眼镜应天天戴,切不可间断使用,并且应每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

      五、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了假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让其在每晚临睡前用0.5%~0.75%的托吡卡胺眼药水或山莨菪碱眼药水滴眼,可先后滴两次,每次滴1~2滴,两次滴眼之间可相隔10分钟左右。该类眼药水可起到恢复眼睛调节功能的作用。另外,儿童和青少年可每天用眼生素眼药水(从牛、羊眼球的内容物中提炼而成的一种眼药水)滴眼,每天滴三次,每次滴1~2滴。该种眼药水可起到营养眼睛的作用。

      另外,对于已经患了假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一定要让其坚持治疗到18岁以后,待其眼轴停止发育时,方可停止治疗,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林嘉豪 )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999个字符
    已有2999条评论 点击查看>>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