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健管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
液体类① 汗
尿与汗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水,都来自于血液。但二者有一点显著不同,就是尿液是“排泄物”,而汗则是起“调节体温”作用的。
天热的时候,人会出很多汗。汗一蒸发,体温就不再上升了。因为汗在蒸发时会夺取附近的热量(这种热被称为“汽化热”),所以皮肤表面的温度就下降了。一个人如果总也不出汗,体温就会不断上升,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死亡——出汗困难的人可要小心啦!
出汗的细管叫做“汗腺”,每个人至少有200万个,多的可达500万个,它们和皮肤中的毛细血管相连接,于是排出汗液。天热的时候,毛细血管就扩张,天冷的时候就收缩,不停地变化着。汗腺与血管共同完成体温调节的任务。
汗腺分两种。一种是遍布全身的“外泌汗腺”,一种是只分布在腋窝、耳中、阴部等的“顶泌汗腺”,而后者则是有名的体臭之源。汗总是和气味联系在一起,关于二者的关系我们将在本书的第四部分进行阐述。
液体类② 泪
在本书中,唯一不被人厌烦的“排放物”,恐怕就是这个“泪”了。其成分虽然和尿及汗相同,可人们却只把“泪”用“像珍珠一样”来形容。
和某些罗曼蒂克的场面相联系的“泪”不只出现在悲伤和感动的时刻。接近外眼角的部位遍布了“泪腺”,除了睡觉的时候,它们源源不断地分泌眼泪,每天大概为0.7毫升。虽然量非常少,但其贡献却不容小觑。
眼球保湿、防止干燥、异物进入时多分泌一些以利冲刷等等。主要作用就是“清洗眼睛”,另外也为角膜输送氧及其他养分。
泪形成一道膜,保护着眼球。膜的厚度大约是7微米,非常薄。但这道膜竟然还能分出三层,每层都分别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一层覆盖在外侧,是防止水分蒸发的油膜,第二层是泪液,第三层含有一种被称为“黏蛋白”的蛋白质。因为黏蛋白层具有黏性,正好能为角膜保湿并输送营养。
尽管平时的分泌量微乎其微,但情绪高涨时则会大量出现,从眼球表面溢出,淌到脸颊上。这时就可以称之为“珍珠一样的眼泪”。
液体类③清鼻涕
人在呼吸时,通过鼻子把空气吸进去。为了不使干冷的空气直接进入肺里,鼻子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先让空气进入鼻腔,使空气的温度接近体温,也把湿度提高到90%,然后才把适合于身体的空气送达肺部。
把空气湿度提高的东西正是清鼻涕。
在鼻孔深处别有洞天的鼻腔被一层黏膜所覆盖,平时在那里清鼻涕一点一点地分泌出来,每天的分泌量大约为1升——多得令人感到意外。
清鼻涕除了保湿,还承担着清洁任务。清鼻涕有杀菌作用,阻挡着空气中的垃圾和杂菌,不让它们进入到肺里。
在鼻黏膜上,除了有鼻毛,还长满了细细的“纤毛”,它们以每秒10次的速度不停摆动,借助这种运动,清鼻涕以每分钟6毫升的速度被运送到鼻子深处,然后经过咽喉,最后进入胃里。
“噢?难道不该用纸巾擦干净吗?!”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重新考虑一下了。
只有清鼻涕太多快垂落下来的时候才需要擤一擤。大部分清鼻涕并不朝鼻孔的方向移动,而是朝“深处”移动。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要“喝”下1升清鼻涕。
液体类④ 唾液
眼泪和清鼻涕是“一直在排放”,你了解到这一点后感到意外吗?但说到唾液,你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的口中总是含有湿漉漉的唾液。
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在耳下、颌下,舌头后面左右各分布有一对。另外,口中也有几百个“小唾液腺”,同样渗出少量唾液。
安静时的唾液分泌量为每分钟0.3毫升,每天可达1~1.5升,尤其在吃饭的时候会有大量唾液产生。实际上,即使不吃饭,例如仅仅看一眼酸梅,或者饿肚子时想想美味,也都能分泌出唾液。
食物一进入口腔,唾液就将其润湿,使其变得光滑,易于吞咽,并且使淀粉转化成麦芽糖。人体无法吸收淀粉,但淀粉变成糖以后就能被吸收了。所谓“细嚼慢咽”正是更有效率的吸收营养的经验之谈。
另外,我们对“把流血的手指放入口中,或者舔舔伤口”的处理方法似曾相识。因为唾液之中含有溶菌酶、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能够杀死细菌。唾液利用它的杀菌作用,保持着口腔的清洁。
(责任编辑:刘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