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德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风湿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风湿宁片,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观察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体征、炎性反应物、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结果:复方风湿宁片临床缓解率6.45%,显效率61.29%,总有效率93.5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免疫指标。结论:复方风湿宁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关键词】复方风湿宁片,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及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终致残疾。本病往往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复方风湿宁片是选用岭南名山罗浮山道地药材组方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疏筋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笔者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复方风湿宁片治疗本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均系我院门诊病人,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复方风湿宁片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
组)。其中治疗组62例,女42例,男20例;年龄30岁以下5例,30~50岁46例,50岁以上11例;病程4~17年。对照组40例,女24例,男16例;年龄30岁以下4例,30~50岁26例,50岁以上10例;病程11个月~1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布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①主要临床表现:关节、肌肤、筋骨等部位疼痛,或肿胀晨僵,麻木重着,或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强直不伸,肌肉萎缩等。②发病特点:多与气候变化有关。③性别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④理化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
中医辨证标准:①寒湿阻络证:肢体关节冷痛沉重,或肿胀,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胖,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②瘀血阻络证:肌肉、关节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局部肿胀可有硬结或瘀斑,或面色暗黧,肌肤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细涩。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2]: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⑦RF阳性。具备以上4条或4条以上者即可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组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疾病诊断和中医证侯诊断标准;辨证属寒湿阻络证、瘀血阻络证的患者。
排除病例标准:①虽为本病,但长期服用西药和其他药物者,必须停用,否则宜排除。②晚期畸形、残疾、丧失劳动力者,一般宜排除。③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④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未按照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复方风湿宁片(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7981)治疗,每次口服5片,基片重0.2g,每日3~4次。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m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风湿的中西药物。
安全性观测: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检查。不良反应:观察胃肠道反应、皮疹等。
疗效性观测:①关节、肌肉等局部症状,如疼痛、肿胀、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②关节功能、晨僵时间。③全身症状:发热、恶寒、周身困倦、饮食等。④舌脉变化。⑤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⑥类风湿因子(RF)滴度测定。⑦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抗核抗体检测。
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关节不活动时无疼痛,活动时有轻痛。2级:关节不活动时有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3级:疼痛剧烈,关节因疼痛明显受限。
压痛分级标准:0级:无压痛。1级:压迫时患者诉疼痛。2级:压迫时患者有畏惧表情或缩回该关节。3级:患者拒绝医生作压痛检查。
关节肿胀分级标准:0级:关节无肿胀。1级:关节肿胀,但未超过关节附近骨性标志。2级:关节肿胀,肿胀处与骨性标志相平。3级:关节高度肿胀,肿胀处高于附近骨性标志。
关节活动障碍分级标准:0级:关节活动正常。1级:关节活动受限1/5。2级:关节活动受限2/5。3级:关节活动受限3/5。4级:关节活动受限4/5或强直固定。
关节整体活动功能分级标准:1级:能胜任每天活动。2级:能从事日常活动,但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3级:活动明显受限,仅能生活自理。4级:不能自理生活,卧床不起或坐轮椅。
晨僵时间分级标准:0级:无晨僵。1级:晨僵时间1小时以内。2级:晨僵时间1~2小时。3级:晨僵时间2小时以上。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疗效评定方法:参照《新药(西药)临床指导原则》[4]中治疗风湿病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①临床缓解: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主要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病情程度积分0~1分。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好转,实验室主要指标趋于正常,病情程度积分下降≥2/3。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实验室主要指标有下降,病情程度积分下降≥1/3。④无效:症状、体征与实验室主要指标无改善。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制定。①临床控制: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0~1分。②显效: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症154状积分下降≥2/3。③有效:疗后症状改善,症状积分下降≥1/3。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等观察指标有较好疗效,其中治疗组疼痛分级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整体活动功能、晨僵治疗前后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关节肿胀、晨僵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肿胀与晨僵方面有较好疗效,且优于对照组。见表2。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5。
安全性检测:在临床试验中,对全部受试者进行了安全性检测,治疗组疗后无不良事件。
例1:患者,女,42岁,教师,2008年12月11日就诊。双手就近端指间关节肿痛10年,加重3个月余,于2004年3月在某省级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多方医治效果不佳而来我院就诊。检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明显,屈伸不利,不红不热,舌淡苔薄白,脉沉紧,RF阳性,ESR100mm/小时,手X线片示关节骨质疏松。中医诊为痹证,证属风寒湿杂至,瘀血阻痹经络。治宜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舒筋止痛。遂以复方风湿宁片治疗,每次5片口服,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风湿的药物。3个疗程后患者关节肿痛悉除,活动自如,RF转阴,ESR15mm/小时,手X线片示好转。停药2年,未见复发。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性强,致残率高。西医治疗RA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DMARDs)为主,在NSAIDs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的同时,尽早使用DMARDs;并提倡联合用药,以减少或延缓骨破坏。其中DMARDs以甲氨蝶呤(MTX)为国内外公认的首选和基础药物[3]。而这些药物毒副作用较大。RA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历代医家称之为历节、鹤膝风、顽痹骨痹等。多因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而成。临床大多以小关节肿胀且疼痛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减为特点,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虚、邪、瘀,三者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中。治疗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复方风湿宁片由两面针、七叶莲、宽筋藤、过岗龙、威灵仙、鸡骨香6味中药组成。方中两面针性味辛苦、温,功用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陆川本草》记载:“接骨,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七叶莲性味微苦、温,功用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记载:“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壮筋骨。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扭挫伤,腰腿痛。”宽筋藤性味苦微,寒,功用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过岗龙性味微苦、凉,功用祛风湿,活血行瘀。威灵仙性
味辛,温,功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鸡骨香性味辛苦、温,功用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诸药相配,共奏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等功效,切中“尪痹”之病因病机。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方中诸药能增加患部血流量,改善血循环,使组织肿胀消除,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复方风湿宁片总有效率、显效率、缓解率分别93.54%、61.29%、6.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复方风湿宁片在疼痛分级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整体活动功能、晨僵治疗前后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关节肿胀、晨僵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则提示治疗组降低ESR和CRP,改善免疫球蛋白IgA、IgM方面显著。说明复方风湿宁片能消炎止痛,抑制滑膜炎性改变,达到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较为理想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10-214。
2 美国风湿协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J]。中华类风湿关节炎杂志,1994,(5):16。
3 李秀,张凤山。循证医学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44-45。
4 郑筱萸。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