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添加剂”过快增长,“隐形添加剂”难以检测,是乳制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严峻问题。
“牛奶的口感是越来越好了,只是你都不知道自己喝下的是什么。”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带着一丝嘲讽对记者表示。
近年来,许多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香精、防腐剂、增稠剂、调味剂等添加剂越来越多。而其他如三聚氰胺等不标识的添加物也成为“三鹿事件”后乳业暴露出来的隐患。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业2007年销售超过500亿元,而这个市场每年还以两位数在增长。
疯狂的添加剂
“如果合理的向牛奶里加入添加剂,不超过政策规定的标准,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些添加剂并不是有害的。有些品种的牛奶必须添加东西才行,比如酸奶,没有乳酸菌就做不成。”知名乳业分析师汤志庆对记者说,“但关键目前的行业现状是,添加剂被企业过度和超量使用了,这造成的危害就难以估计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奶农在挤好奶交给奶站之前,为了防止细菌繁殖导致奶变质,会使用各种添加剂。“经常使用的就是杀菌剂、防腐剂等对牛奶进行保质,这些是在奶源过程中添加的东西,一些工厂也要加入大量超标的添加剂。”王丁棉说。
据记者了解,在2007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主要产品产量达到524万吨,销售收入529亿元。上述专家向记者透露,中国许多乳制品企业都在使用来自丹麦的企业丹尼斯克公司生产的添加剂,中国生意的红火已经让这家外资公司在中国拥有了4家工厂。
蒙牛集团副总裁赵远花对记者表示,不同意常温奶添加剂超标的说法。为了让那些农村或者没有奶场的地方喝上牛奶,常温奶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赵表示,蒙牛纯牛奶里面没有任何添加剂。虽然在一些乳品饮料里会有添加剂,但都是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的。而且在“三鹿事件”之后,蒙牛已经停止从散户手中收奶。
背后的利益链条
除了增加口感,奶源紧张仍然是添加剂使用的因素之一。
一个地方从事乳品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些从奶农、奶站收上来的牛奶有的由于饲料不好蛋白质含量不够,或细菌超标,或牛奶掺水,因为奶源紧张,企业市场扩张又快,从而使用各种添加剂进行掩盖加工。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美奶牛研究中心主任李胜利则对记者表示,中国乳品企业为了保证奶源质量,应该先做奶源后做市场。
而此前曾一直致力于奶源建设的福建长富乳业集团却因为坚持只建自己的牧场不收散奶,而陷入连年的亏损之中,因为成本很高。该集团一位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长富乳业的牧场从过去的37个,缩减到了20来个。
倒退的行业标准
王丁棉说,我国对牛奶制品添加剂的标准一直很模糊,而管理也很混乱,行业的标准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据记者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牛奶的收购是实行分级制度的,规定了不允许有任何的添加剂,但目前,这个标准已经改变,企业对牛奶的收购不再分级,而添加剂的使用也合法化。尤其是食物中的添加剂日益繁多。
根据我国今年6月开始实行的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来看,将食品添加剂分为了22类,共1812种,而在乳品中被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乳化剂、稳定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维生素强化剂等。
该标准此前也曾经有过1981年、1986年、1996年三个版本,每修改一次,添加剂的种类就会增加几百种,“这个标准似乎都是根据企业的意愿在扩大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每扩大一次范围实际就是倒退一次。”一位业内人士说。
记者随后致电该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国家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该所一位人士以“敏感时期,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挂上了记者的电话。
“虽然该标准规定了生产企业的添加剂不得超过规定的剂量,但实施起来很难监控,数亿包的牛奶,卫生部门哪有这么多的财力物力来检查?很多时候就只能靠企业自律了,所以这种剂量根本无法控制。”一位地方奶业公司人士对记者说。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企业自行加入政策允许外的添加剂,卫生部门更是鞭长莫及。虽然有规定,那些使用未在标准之内的添加剂的企业必须提交申请表,注明原料名称及其来源、省级以上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连续三批产品的卫生学检验报告等等,但这些大多流于形式。三聚氰胺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乳业专家李志起认为关于食品的添加剂应该像药品一个进行严格监管,对过量使用和使用标准之外的企业应该给予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