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需强化降压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中国医药报 

  今年年初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血压控制不理想,控制达标率最多只有 31% 。专家呼吁:此类患者需加强降压治疗。

  此项名为 “ 中国部分地区糖尿病患者未强化降压治疗的调查分析 ” 的科研项目由 ASCC ( ARB 科研与临床协作组员)高血压协作组完成,该协作组成员包括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等全国 157 家医院。

  据介绍,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约 4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且两病叠加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至少是单一高血压或单一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所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项前瞻性登记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 5063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筛查,其中有 1993 例为糖尿病患者。研究者又根据病情、基线血压高危程度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这 1993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制定了降压治疗后血压达标值,然后分别在降压治疗 2 、 4 、 8 和 12 周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降压达标情况;对于没有达标的患者,记录医生是否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并分析未强化降压的原因。

  研究结果发现,在治疗第 12 周时,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 31% ( 625 例 /1993 例),伴有大量蛋白尿患者血压达标率不到 18% 。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而医生也未对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情况并不少见,发生率在治疗 2 、 4 、 8 、 12 周时分别为 38.5% 、 34.5% 、 30.2% 和 22.8% 。医生未及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的因素较复杂,主要理由为: “ 患者无特殊不适,继续观察 ” , “ 疗程不足,继续观察 ” , “ 接近降压目标,继续观察 ” 等,另外还有患者主观症状及依从性差等原因。降压达标患者平均使用了两种药物,有的使用 4~5 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 ARB )和钙通道阻滞剂。

  专家认为,此项调查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不容乐观,达标率普遍不高,出现蛋白尿的病情较重患者血压控制尤为不佳,而医生对 “ 糖尿病患者需要强效降压、尽早达标 ” 的理念认识不足,应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这一理念的落实。另外,要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应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参与此项研究的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强调,医生和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对血压控制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医患之间的配合。医生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早控制患者病理性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也应提高自身血压的知晓率,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一旦开始降压治疗,应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不要因为症状缓解或无明显症状就自行减量或停药;同时结合低盐饮食、适当体力活动等非药物治疗。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高血压日的由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高血压小测试
中国卫生部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mmHg

mmHg

其他健康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