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轻度高血压,轻视不得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家庭医生 作者:李广镰

  您是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业两头跑?您是不是自恃风华正茂用不着上医院?如果是,那么,提醒您一句——

  “疥癣之疾”,易掉以轻心

  什么叫轻度高血压?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最新标准:多次测量发现收缩压18.6~21.1千帕(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2.0~13.2千帕90~99毫米汞柱者。根据血压的高低又可将其分为两类:收缩压18.6~19.8千帕140~14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2.0~12.5千帕90~94毫米汞柱者称为临界性高血压;收缩压20.0~21.1千帕15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2.6~13.2千帕95~99毫米汞柱者则确诊为高血压。临界性高血压指血压的升高已接近一个分界点,或进或退意义不同。正如盲人瞎马临深渊,跨前一步则确诊为高血压,退一步则可能回复正常血压。

  仅就血压水平而言,轻度高血压的特点就是一个“轻”字。症状轻微,多数病人没有任何不适,只是体检或看其他病时才意外地发现自己血压高;仅少数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轻度高血压病人多为高血压初起阶段,还来不及展示它狂风暴雨般的破坏力;作恶时间尚短,攻城掠地不多,尚不能侵入心腹或成脏腑之患。由于有这两个“轻”,就有了病人甚至医师的轻视心理,认为“疥癣之疾”何足道哉,从而掉以轻心。轻度高血压尚有一个特点是波动性大,部分病人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过山车一样一日上下折腾几个来回。低时天下太平,全身舒畅;高时头痛欲裂,头昏眼花,这部分病人因有明显的不适,所以不会掉以轻心。

  莫等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据估计,我国患轻度高血压的人数,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的人口总数。面对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如果我们因其“轻”而不屑一顾,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高血压是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的一种疾病,我们只能阻止或延缓它的发展而不能根治它;我们只能控制或减轻它所造成的恶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不能消灭它。如任其发展,等它充分展示出它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攻击力,造成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不全等一连串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后才来亡羊补牢,悔之晚矣!在高血压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时治疗是最有效也最经济的。WHO对5万多人做了5年以上的研究,发现轻度高血压患者如能将收缩压降低1.33~1.60千帕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降低0.7~0.8千帕5~6毫米汞柱,就可使中风的危险性降低16%,心肌梗死等造成的死亡率下降21%。趁血压不太高、不稳定时加以治疗,可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这也就是中医所言“病从浅中医”、“上工治未病”的道理。

  “量身订做”全新生活方式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呢?如果您有高血压的家族史——即您的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叔伯舅姑之中有患高血压者,那您从35岁之后每年都应做一次体检,测一测血压。没有家族史者,最迟50岁后也应每年做一次体检。无论何时,如您觉得全身不适、头昏脑涨、头痛乏力,最好立即到医院查查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偏高,就应每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血压。总之,勤量血压、定时体检是发现高血压的惟一途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要在医生指导下为自己量身订做一套合适的全新生活方式。

  您吸烟吗?对不起,请禁烟!您喝酒吗?少饮则有益无妨。您口味重吃盐多吗?最好能将每日的摄盐量减少到6克以下。您天天坐办公室,上下班有车送,运动太少吗?那么您每天得抽30分钟做做运动,或慢跑,或散步,或游泳,或打太极拳,或跳健身操。您是胖墩兼啤酒肚吗?那您最好减减肥,节制饮食,多运动。如您同时还有糖尿病、血脂高等等,您还得用药控制。在对生活方式做全面革新的同时,每过几周您得量量血压,查查血压降了没有。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革新,如果血压下降到正常水平,很好!您可以将这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坚持下去。如果血压不受控制,不能降到正常水平,对不起,您必须找医生指导您的生活和用药。

  所幸的是,轻度高血压用一两种药物、小剂量即可控制。关键是两条:一是在医生指导下找到适合您的药物、适合您的剂量,千万别跟着广告走!二是坚持服药。千万别跟着感觉走,一看血压降下来了,感觉良好,就把药停了。随便停药,您肯定还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

高血压日的由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高血压小测试
中国卫生部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mmHg

mmHg

其他健康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