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注意接种疫苗后的局部一般反应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网易女人 

    接种疫苗后的局部一般反应和全身一般反应绝非孤立发生,全身反应总是伴随着局部反应发生,而局部反应实际上是全身反应的一种局部表现。

    因而一切反应都有相互联系的全身和局部的变化,不过往往从表面上不易觉察。

    局部一般反应的临床表现为:

    部分受种者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在接种部位发生局部红肿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红晕平均直径在0.5-2.5厘米称弱反应,在2.6-5.0厘米称中反应,在5.0厘米以上称强反应。

    个别受种者除有红晕浸润外,可能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虽然红晕平均直径不超过5.0厘米但伴有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也属强反应。此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消退,很少持续3-4天者。如有些疫苗含有微量残余甲醇,则红晕面积偏大,出现较早,但大多数在24小时消退。

    接种某些减毒活疫苗可表现为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约4-5周出现直径0.5厘米以下的浅表溃疡及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0厘米以下,一般在2个月左右结痂。少数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5-7天可出现散在皮疹。

    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在急性炎症过后,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成分逐渐增加而进入修复期,由于吸附剂难以吸收,炎症持续的时间较长,能在2-4内出现局部硬结反应。

    局部一般反应的处理方法是:

    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经过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

    较重的局部炎症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消肿,减少疼痛。但是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日2-3次,连续1-2日即可。

  儿童
  成人
你需要的免疫
姓名:
出生:
专家:张永慧
简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卫生毒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王鸣
简介: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流行病学主任医师。在第一线从事传染病、寄生虫、地方病预防控制工作。
  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经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等。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取常规免疫、群众运动、监测、扫荡式接种等四大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尤为突出的是为强化免疫而采取群众运动形式——国家免疫日。国家免疫日是为了补充及完善常规免疫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免疫高危险年龄组0-4岁的每个儿童,尽可能快地阻断脊髓灰质炎地方性流行。通常包括一年两轮的国家免疫日(隔一个月),持续至少三年的期限,达到捕捉未免疫或仅部分免疫保护的儿童、提高已免疫儿童的免疫水平。这样,最敏感年龄组的每个儿童同时得到保护,也就立即剥夺病毒的生存。
  强化免疫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措施,我国共开展了三次六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即每年12月5日和1月5日对全国所有4岁以下儿童各服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强化免疫日活动,为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并题了词,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实现已承诺目标的支持。 广东省已于2002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了儿童免疫规划,2004年又将乙脑疫苗纳入到儿童免疫规划。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疫苗纳入到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疾病也将得到有效控制。我省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实施免疫规划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疫苗针对传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