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细菌性痢疾的粪便一般会呈现出黏液脓血便、稀水样便、颗粒状便、胶冻样便、红色血便等性状,这属于一种肠道传染病,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1、黏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会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刺激,引起肠道毛细血管破裂,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当中会有脓液和黏液。
2、稀水样便:部分患者大便是比较稀的,会表现出稀水样,可能会伴随不消化的食物。
3、颗粒状便: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已经导致肠道出现了化脓性感染,会使肠道内出现坏死物质,排便的时候坏死物质会随着大便排出,出现颗粒状便。
4、胶冻样便:随着病情进展会使肠道受到炎症刺激,大便也会伴随胶冻样便,主要是痢疾杆菌在肠道当中产生毒素引起的。
5、红色血便: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使肠道黏膜严重损伤,大便里面会出现红色血液,用肉眼能够直接观察到红色血便。
患者需要去医院就诊,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也需要注意饮食卫生。
(责任编辑:苏雅婷 )
文章关键词:
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 | 石四药集团执行总裁兼药品事业部总经理甄占军
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 | 青岛黄海制药-青岛黄海制药华南大区总经理郝斐
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 | 广西恒拓集团特康医药有限公司刘国炜
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 | 海南慧谷药业有限公司王兴珂
细菌性痢疾形成的溃疡呈颗粒状,通过肠镜检查可看见肠黏膜弥漫性水肿,且有大量的渗出液,如果是急性期,溃疡比较深,可达到肌层,底部凹凸不平,……详细>>
细菌性痢疾做哪些检查?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是什么呢?本病诊断有赖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中的血液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详细>>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各年龄组小儿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多流行于夏秋季节。那么细菌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