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扑热息痛好用吗?怎么用?

2024-03-18 21:07:0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发热、疼痛等症状,这时,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扑热息痛,便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常备之选。扑热息痛,其通用名称为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因其显著的解热镇痛效果而备受青睐。无论是感冒引起的发热,还是头痛、关节痛等轻至中度疼痛,扑热息痛都能提供有效的缓解。

1. 扑热息痛的作用机制

扑热息痛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前列腺素是一种与机体疼痛、发热密切相关的物质,扑热息痛通过作用于这一环节,能够有效降低体温、缓解疼痛。此外,扑热息痛还能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增加散热,从而达到退热的效果。

2. 扑热息痛的适应症

扑热息痛广泛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以及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牙痛、痛经等多种轻至中度疼痛的缓解。其镇痛作用虽较阿司匹林等药物稍弱,但因其副作用相对较少,且对胃肠道刺激小,因此更适合于儿童、老年人及胃肠道疾病患者使用。

3. 使用扑热息痛的注意事项

剂量控制:成人常用量为每次300~600毫克,每4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儿童用量需按体重计算,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扑热息痛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因此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品过敏者及有严重出血倾向者慎用。

避免饮酒:使用扑热息痛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4. 扑热息痛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扑热息痛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肝功能损害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对于严重超量服用者,应及时送医院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

扑热息痛作为一种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小,是许多家庭的首选。然而,正确使用药物、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同样重要。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扑热息痛,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本文指导医生:
王海燕
擅长疾病:
高血压、脑血管病、肺结节、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睡眠障碍、萎缩性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