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盆底超声检查:探查女性盆底健康的“守护神”

2024-04-07 15:16:39      

一位45岁的李女士前来就诊,她诉说近几个月频繁出现尿失禁的现象,特别是在咳嗽、大笑或者剧烈运动时尤为明显。她的家人十分焦急,担心这是身体机能衰退的表现。经过询问病史得知,李女士在两年前曾有过一次难产经历,这引发了我对盆底功能障碍可能性的思考。鉴于此,我建议李女士开始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并可能辅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功能性和耐力。针对脱垂情况,可先尝试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子宫托,若效果不佳,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矫正,例如前盆腔重建术。同时,对于生活行为指导也不可忽视,比如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负重劳作以及定期复查监控病情进展。

盆底超声检查究竟能查些什么?

1.器官位置与形态:盆底超声能精确测量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的位置关系。

2.肌肉功能评估:通过测定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厚度,分析肛提肌群、会阴体等肌肉的功能状态。

3.尿道活动监测:监测尿道长度、闭合压以及尿道移位情况,识别压力性尿失禁。

哪些情况下应考虑做盆底超声检查?

1.产后复查:产后42天,所有产妇均建议接受盆底超声筛查,预防或早期发现并干预盆底功能障碍。

2.症状提示:若有尿失禁、便秘、盆腔坠胀感等症状时。

3.孕期、围绝经期管理:孕期盆底超声有助于预测妊娠后期及产后盆底状况;围绝经期女性可用来评估激素变化带来的盆底改变。

4.不孕不育评估:盆底超声可用于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卵巢储备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影响生育的因素。

盆底超声检查如何配合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9小时充足睡眠;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避免憋尿造成盆底负担加重。

2.适度运动与训练:遵循医嘱,每周至少3次盆底肌肉锻炼,每次收缩维持10秒,重复10次,共3组,逐渐增加强度和次数。

3.定期随访与复查:根据个体情况,按医生建议每年进行1-2次盆底超声复查,以便监控盆底康复进程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盆底超声检查不仅是女性盆底健康的重要体检项目,也是个性化诊疗方案制定的基础。每位女性都应关注自身盆底健康,尤其针对经历过分娩、步入更年期或是有相关不适症状的群体。一旦发现问题,务必遵医嘱进行适时的检查与治疗,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积极参与盆底康复训练,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切记,任何健康决策应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确保检查与治疗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本文指导医生:
张励
擅长疾病: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宫颈上皮内瘤变、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道炎、...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