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贫血患者:科学选择输注液体方案

2024-04-08 14:45:31      

在一次门诊中,我遇到一位重度贫血的患者陈女士,她面色苍白,疲惫不堪。陈女士询问:“医生,我听说贫血可以输液改善,那我应该输什么液体呢?”我告诉她,贫血的治疗并非简单地通过输液就能解决,而需根据贫血的具体类型和病因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可能的输液治疗。

【贫血与输液的选择】

1.缺铁性贫血:这类患者通常不需要常规输液,而是通过口服或注射铁剂补充。特殊情况下的输液治疗可能涉及输注铁剂溶液,但这需在医生严密监护下进行,以防止过敏等不良反应。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类患者可能需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通常口服补充即可,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输注含有这些成分的液体进行治疗。

3.溶血性贫血:治疗时侧重于病因治疗和补充红细胞,必要时可输注洗涤红细胞或血浆置换,而不是简单的营养液。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悬液以支持生命体征,而非一般的营养性输液。

【输注液体的注意事项与可能并发症】

1.适应症明确:只有在必要时,如患者无法通过口服途径补充营养或病情危重时,才考虑输注治疗。不建议将输液视为常规治疗手段。

2.个性化治疗: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输注液体,如营养液、血液制品等。

3.输液安全:输液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预防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并发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贫血患者日常护理】

1.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铁质(如瘦肉、鱼、绿叶蔬菜、干果等)、维生素B12(动物肝脏、牛肉、鱼类、奶制品)和叶酸(深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全谷类食物)。

2.适当锻炼:轻度至中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血液循环,有助于血红蛋白的运输和利用,但需根据个体体质和贫血程度合理安排。

3.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监控贫血改善情况,并根据检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与生活调理,陈女士贫血的症状慢慢消失了,虽然还未完全好转,但是再见到他,气色已经好了不少。

总结,对于贫血患者而言,选择何种液体输注应基于严谨的医学判断,而非盲目追求所谓的“好”。每一种贫血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治疗路径,包括可能的输液治疗,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促进康复。

本文指导医生:
赵声明

赵声明

北京医院 血液内科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已从事临床、科研及高干保健工作29年,熟悉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常见病及...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