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解读血象飙升至20000×10^6/L

2024-04-08 14:48:44      

在一次急诊值班中,我遇到了一位面色苍白、反复发热的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其白细胞计数高达20000×10^6/L,远超正常范围。这位患者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探讨血象异常严重性及其背后可能原因的窗口,同时也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评估与处理。

一、首先,血象(白细胞计数)达到20000×10^6/L是一个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的数值(正常范围一般在4000-10000×10^6/L)。如此大幅度的升高通常预示着机体处于严重的炎症、感染或其他疾病状态。

可能的原因包括:

1.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急性阑尾炎等重症感染,机体为了抵御病原体,白细胞生成加速,数量剧增。

2.急性白血病:恶性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极度升高是典型特征。

3.应激反应:重大创伤、手术后或某些急性病状态下,机体应急反应也会导致白细胞短暂性增多。

二、评估和处理血象异常时,医生会遵循以下步骤:

1.全面评估: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如CRP、PCT、血培养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恶性疾病。

2.病因探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及必要时的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明确血象升高的根本原因。

3.针对性治疗:如果是感染所致,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若是白血病,则启动化疗方案;其他病因对应相应治疗。

三、血象异常时的监测和管理措施:

1.动态监测: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对症支持:针对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给予相应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并发症预防:警惕高白细胞血症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血栓、脾功能亢进等,提前做好预防和干预。

在这个患者身上,经过一系列检查和鉴别诊断,最终确诊为急性细菌性感染,并给予了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血象也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充分体现了对血象异常科学严谨的评估与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病情转归的重要性。

本文指导医生:
赵声明

赵声明

北京医院 血液内科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已从事临床、科研及高干保健工作29年,熟悉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常见病及...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