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胃管插入:精确测量两大法门与操作细节

2024-04-08 14:51:08      

在一次深夜的急诊室里,我接诊了一位因术后无法正常进食需要插入胃管的患者。面对这项看似简单却关乎患者安全的操作,正确的胃管长度测量至关重要。在这次实战中,我和团队成员们熟练运用了两种常用的胃管长度测量方法,确保了胃管成功且恰当地置入患者胃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两种常用测量方法

1、体表标志法:

a、发际线至剑突法:从患者的前发际线沿着身体正中线向下量至剑突(胸骨末端的软骨突起)。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测量值通常在45至55厘米间。

b、鼻尖至耳垂至剑突法:从患者的鼻尖出发,沿耳垂中心穿过到另一侧的剑突位置。这种方法可依据个体面部比例差异进行调整,同样适用于成人群体。

2、身高比例法:

根据患者身高来计算胃管插入长度,尤其适合身高差异较大或体型特殊的患者。例如,可以根据患者身高的百分比来估算胃管所需长度,但需结合临床经验和个体解剖变异加以微调。

操作时需注意的要点

a、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如半卧位或平卧位,头部略抬高,有利于胃管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b、消毒与润滑:测量前做好严格的无菌操作,对胃管前端进行充分润滑,以降低插入时的阻力和不适感。

c、实时确认:插入过程中借助X线透视或听诊器监听胃内气过水声等手段实时确认胃管的位置,避免误入气管。

确保测量准确的措施

a、反复核实:在测量时多次核对体表标志,防止误差累积,尤其是在患者体型肥胖或瘦弱时,体表脂肪层厚度或骨骼形态的影响不容忽视。

b、个体化处理:对于存在特殊情况如脊柱畸形、腹部手术史或呼吸窘迫改变膈肌位置的患者,应结合临床判断灵活调整测量方法。

c、团队协作:操作过程中加强医护间的沟通协作,如有疑问及时讨论,确保胃管置入的准确性。

总结而言,胃管长度的测量并非机械执行公式,而是一个结合经验、技巧与患者个体差异的过程。只有切实把握好这两种测量方法,并注重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大程度确保胃管正确到位,既保障患者舒适度,又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每一次胃管插入操作中,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尺,手下有准”。

本文指导医生:
麦韵屏
擅长疾病:
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慢性病健康管理;社区、企业健康管理推广。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