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亲历附子一年:风险、收益与个体适配性考量

2024-04-10 18:02:27      

去年,因体质偏寒、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我遵循医师建议开始服用中药附子,至今已有一年。这一年来,附子无疑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显著改变,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长期服用任何药物都需谨慎对待其潜在风险。今天,我将以个人视角,结合专业医学知识,与大家探讨附子长期服用的风险、对身体的益处以及如何评估自己是否适合继续服用。

一、附子长期服用的风险有哪些?

1.毒性反应

附子含有乌头碱等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口舌发麻、心慌、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2.药物蓄积

长期服用附子,其生物碱可能在体内积累,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定期监测血药浓度,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是避免蓄积的关键。

3.药物相互作用

附子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二、附子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1.温阳散寒

附子性大热,擅长温煦人体阳气,对于寒邪侵袭所致的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腰膝酸软等症状有显著改善效果。

2.强心利尿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对心力衰竭、水肿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其利尿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3.祛风除湿

对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附子能驱散寒湿之邪,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三、如何评估自己是否适合继续服用附子?

1.自我观察症状变化

记录服用附子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如畏寒怕冷、关节疼痛等症状是否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若症状持续好转,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视为适宜继续服用。

2.定期体检监测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心、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确保附子未对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3.与医生沟通

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服药期间的身体感受及变化,听取专业意见。医生会根据病情进展、个体差异及药物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或给出停药建议。

总结而言,附子作为一味具有温阳散寒等功效的传统中药,对改善寒性体质症状确有一定益处。然而,长期服用附子不可忽视其潜在风险,需密切关注个体反应、定期体检并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每位服用附子的朋友都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理性评估是否继续服用,让中药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良方。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