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产后出血怎么办?这些实操建议帮你从容应对

2024-04-11 16:43:03      

我姐姐顺产分娩后,短短几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被诊断为产后大出血。医生迅速采用了物理按压止血和药物治疗,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提醒我们,对产后出血要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多少算大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出血量的多少决定了其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如果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就被认为是产后出血;若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则被视为大出血,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如何判断出血量是否正常?

1.观察卫生巾更换频率:正常情况下,产后卫生巾的更换频率会逐渐减少。若短时间内频繁更换且浸满鲜血,可能暗示出血量过多。

2.注意血液颜色和质地:新鲜的产后出血通常为鲜红色,且可能伴有血块。若血液持续鲜红且量大,应引起警惕。

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产后出血?

1.头晕乏力:由于失血过多,产妇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2.心悸气短:大量失血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心脏不适症状。

3.腹痛不适:产后出血可能伴随子宫收缩不良,导致腹痛或不适感。

如何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

1.定期产检: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如胎盘前置、子宫畸形等。

2.合理饮食:保持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的摄入,每天约200克,有助于预防贫血和增强身体抵抗力。

处理方法:

3.保持冷静:一旦发现产后出血,产妇和家人应保持冷静,及时呼叫医生。

4.配合医生治疗: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按摩子宫、使用止血药物等。产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产后出血虽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够从容应对。通过定期产检、合理饮食等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