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警惕狂躁症不治后果:要对未来负责

2024-04-16 20:05:16      

我在一年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狂躁症状。起初,我突然变得精力旺盛,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也不觉疲惫,同时想法跳跃,语速飞快,频繁参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月,期间我还出现了夸大的自我评价、冲动消费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的现象。

在家人的强烈劝说下,我最终决定就医。精神科医生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及量表评估,诊断我为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发作期。医生严肃告知如果不及时治疗,狂躁症状可能加重,甚至引发幻觉、妄想等症状,导致严重的心理及社会功能损害。医生开具了药物治疗方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并建议定期回访以监测病情变化。一段时间后,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以下是我总结的经验。

1.建立规律生活习惯

定时作息:确保每天至少7-9小时的睡眠时间,遵循固定的起床和休息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狂躁症状触发。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糖分,这些物质可能加剧情绪波动。

适度运动:每日安排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但需避免过于激烈的锻炼。

2.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

记录情绪日志:每天记录心情变化和触发因素,以便更好地识别和控制情绪波动。

冥想练习:尝试正念冥想,每天10-15分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减轻焦虑和激动情绪。

社交支持:主动寻求亲友的理解和支持,参加互助团体,与同样经历的人分享心得,减轻孤独感。

3.专业治疗配合

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定期复诊:按医生建议进行复查,及时反馈用药反应及生活状况的变化,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积极参与认知行为疗法或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和应对压力的策略。

每个人都能通过自我管理和专业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狂躁症的症状。请读者朋友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若有类似症状,请务必及时寻求专业意见,勇敢迈出接受治疗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心理健康挑战时找到出路,重拾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