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抽血难题:为何有时抽不出或抽得很慢?

2024-04-16 20:33:35      

在一次查房中,一位患者小张,他苦恼地告诉我:“医生,每次抽血都特别费劲,有时候根本抽不出来,要么就非常慢,真是让人头疼。”原来,抽血困难这个问题并不罕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抽血抽不出或抽得很慢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生活建议。

一、原因分析:

血管条件不佳:有些人因为年纪增长、皮肤松弛、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血管不易看见或触摸,这就增加了抽血难度。

脱水状态:身体缺水时,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抽取时自然就会变得困难。尤其在早晨空腹抽血时,由于夜间未补充水分,此现象更为常见。

冷热环境影响:在寒冷环境中,人的血管会收缩,导致血管更难找寻和穿刺。相反,在炎热天气下大量出汗也可能导致血液容量减少,影响抽血效果。

情绪紧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引起血管收缩,让本来就难以寻找的血管变得更加隐蔽,加剧抽血困难。

二、解决方法与生活建议:

适当饮水:抽血前一晚和当天早晨适量饮水,保持身体轻微的水分盈余,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便于抽血操作。

保持温暖: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内,保持抽血部位的温暖,可以通过搓揉手腕、手臂,或者用热毛巾敷手,使血管扩张,便于护士找准血管。

放松心情:抽血前做几次深呼吸,放松紧张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血管收缩。也可以与护士交流,分散注意力,降低恐惧感。

规律运动:保持日常适量运动,如散步、做家务等,可以增强血管韧性,提高血管可见度,方便抽血操作。

告知医护人员:若自身存在抽血困难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他们会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或采用超声引导下的静脉穿刺技术,提高抽血成功率。

总之,抽血抽不出或抽得很慢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做好抽血前准备,以及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往往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同时,我们也应理解,每一位白衣天使都在尽力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他们在抽血这项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倾注的是专业的技术和无比的耐心。所以,让我们彼此多一份理解和配合,共同克服这一小小的医疗挑战吧。

本文指导医生:
聂志扬

聂志扬

北京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心律失常I冠心病I高脂血症I高血压I肺炎I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I甲状腺疾病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