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退热栓未起效,如何科学应对?

2024-05-17 17:29:19      

前几天,我在医院值班时再次遇到了朱女士和儿子小豪。这位7岁的孩子面色潮红,眼神中透露出不适,他委顿在母亲怀里,没有精神。母亲告诉我,小豪已经连续两天体温波动,最高时达到了39.5°C。尽管她依照之前的医嘱使用了复方小儿退热栓,但孩子的体温并没有明显下降,也未曾出汗,这让她非常担忧。我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迅速开始了对小豪的复诊工作,希望找出退热栓未能起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接下来,请各位跟着我的复诊流程,一起了解这种情况下应如何紧急处理。

一、栓剂未见效的可能原因

1.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对某些成分不敏感或存在耐药性。

2.剂量调整:随着孩子体重的增长或病情的变化,原先的剂量可能不足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3.使用方法:家长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比如栓剂没有完全溶解或者孩子在用药后活动过度,导致药效减弱。

4.潜在病因:持续高烧可能是某种未知疾病的症状,例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需要深入检查确诊。

二、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1.及时复诊:向医生反映情况,如果药物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带孩子复诊,以便医生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2.监测体温:继续定时检测孩子的体温,最好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并注意体温的波动情况。

3.观察症状:注意孩子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伴随出现,如咳嗽、喉咙痛、耳痛、呕吐、腹泻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重要。

4.物理降温:在等待就医时,可使用温水擦浴或让孩子穿着轻薄衣物以促进散热。

三、家庭护理中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

1.擦浴法:使用适温(约25-30°C)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全身,特别是头部、颈部、腋下和大腿内侧等部位。

2.温水浴:将水温调至与孩子体温相近的温度(大约30°C),让孩子浸泡15-20分钟,有助于体表散热。

3.补充水分:鼓励孩子频繁喝水或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4.适宜着装:确保孩子穿着宽松、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过多覆盖厚重被褥,以利于热量散发。

经过细致的体检和必要的检测,我发现小豪的体内有细菌感染的迹象,遂为小豪调整了治疗方案,加入了适合他的抗生素,并安排他住院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豪的体温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正常出汗,他的活力也逐步恢复。出院那天,他的脸上重现了天真无邪的笑容,他的母亲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本文指导医生:
聂志扬

聂志扬

北京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心律失常I冠心病I高脂血症I高血压I肺炎I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I甲状腺疾病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