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栓未起效,如何科学应对?
前几天,我在医院值班时再次遇到了朱女士和儿子小豪。这位7岁的孩子面色潮红,眼神中透露出不适,他委顿在母亲怀里,没有精神。母亲告诉我,小豪已经连续两天体温波动,最高时达到了39.5°C。尽管她依照之前的医嘱使用了复方小儿退热栓,但孩子的体温并没有明显下降,也未曾出汗,这让她非常担忧。我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迅速开始了对小豪的复诊工作,希望找出退热栓未能起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接下来,请各位跟着我的复诊流程,一起了解这种情况下应如何紧急处理。
一、栓剂未见效的可能原因
1.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对某些成分不敏感或存在耐药性。
2.剂量调整:随着孩子体重的增长或病情的变化,原先的剂量可能不足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3.使用方法:家长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比如栓剂没有完全溶解或者孩子在用药后活动过度,导致药效减弱。
4.潜在病因:持续高烧可能是某种未知疾病的症状,例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需要深入检查确诊。
二、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1.及时复诊:向医生反映情况,如果药物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带孩子复诊,以便医生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2.监测体温:继续定时检测孩子的体温,最好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并注意体温的波动情况。
3.观察症状:注意孩子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伴随出现,如咳嗽、喉咙痛、耳痛、呕吐、腹泻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重要。
4.物理降温:在等待就医时,可使用温水擦浴或让孩子穿着轻薄衣物以促进散热。
三、家庭护理中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
1.擦浴法:使用适温(约25-30°C)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全身,特别是头部、颈部、腋下和大腿内侧等部位。
2.温水浴:将水温调至与孩子体温相近的温度(大约30°C),让孩子浸泡15-20分钟,有助于体表散热。
3.补充水分:鼓励孩子频繁喝水或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4.适宜着装:确保孩子穿着宽松、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过多覆盖厚重被褥,以利于热量散发。
经过细致的体检和必要的检测,我发现小豪的体内有细菌感染的迹象,遂为小豪调整了治疗方案,加入了适合他的抗生素,并安排他住院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豪的体温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正常出汗,他的活力也逐步恢复。出院那天,他的脸上重现了天真无邪的笑容,他的母亲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甲减是什么样的病?
2024-08-30为什么好好的就检查出了乳腺增生?
2024-08-30甲状腺结节最后会变成癌吗?
2024-08-30我得了甲亢病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还
2024-08-30甲亢会不会影响到怀孕?
2024-08-30甲亢是什么样的病,都会让人哪些地方不
2024-08-29甲状腺疾病这个病是咋回事?严重不严重
2024-08-29牙龈炎怎样治疗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