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健康笔记 > 正文

治疗指数大,用药更安心?一文读懂药物安全秘密

2024-06-17 17:59:07      

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治疗指数能够反映药物的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请注意,这并非唯一标准,药物的安全性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用药史等因素。

治疗指数,简单说就是药物的安全界限,它衡量的是药物有效剂量与开始引起毒副作用剂量之间的距离。形象点讲,如果把药物比作一座桥,治疗指数就像是桥两边的护栏,指数越大,护栏越宽,您在桥上走就越不容易“摔出去”,也就是用药更安全。

治疗指数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用半数致死量(LD50,即导致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除以半数有效量(ED50,即使一半病人得到治疗效果的剂量)。数字一除,高低立现,治疗指数越高,说明药物在有效治疗的同时,留给副作用的空间就越小。如果患者想要查询药物的治疗指数,通常这个信息会包含在药物的详细说明书里,或是专业的医学文献数据库中。

不过,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因素可不只有治疗系数,以下因素也相当重要:

1.药物本身的特性:如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理作用、代谢途径、半衰期等。

2.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强或减弱彼此的药效,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3.药物制剂:药物的剂型、辅料等也可能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用药途径:口服、注射、外用等不同的给药方式,其风险和效果各不相同。

药物安全不等于用药安全,患者体质、医生诊断的准确性、药物保存等要素则和药物一起构筑用药安全屏障。

患者在自行挑选非处方药时,应当遵循一套谨慎且科学的方法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1.明确症状

明确自身症状,了解不舒服的具体表现,如头痛、发烧、咳嗽、感冒等。

尝试判断症状的轻重程度,轻微、短期还是持续时间长,有无恶化迹象。

2.基础自我诊断

参考可能引起症状的常见原因,如季节性感冒、轻微划伤风。

观察有无严重情况,如胸痛、呼吸困难、高烧、意识模糊则需立即就医。

3.咨询药师

在药店时,主动咨询药师,他们的专业意见,尤其对症、用法、是否适合个人情况。

询问有无替代药,如非处方药无法满足,药师可能建议更合适选项。

总而言之,治疗指数虽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但安全用药还需综合考量。下次您在药房自选药物时,记得带上这份“安全指南”,让健康更有保障。

本文指导医生:
聂志扬

聂志扬

北京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心律失常I冠心病I高脂血症I高血压I肺炎I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I甲状腺疾病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羊羊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