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胆固醇
胆固醇通常是指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70%的游离胆固醇和30%的胆固醇酯。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出现数值异常的现象,需要及时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人体当中的总胆固醇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脂代谢的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正常情况下,总胆固醇的水平为小于5.20mmol/L,如果在进行检查时,数值大于或等于5.20mmol/L则属于高风险值。随着胆固醇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逐渐出现胸闷、头痛、肥胖、抽筋等症状。
总胆固醇升高也可能和吸烟、饮酒等非疾病性因素有关,但应注意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脂蛋白血症等疾病,也可能会产生总胆固醇代谢异常的现象。若由病理性因素所导致,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对身体的影响。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自闭症的孩子经过干预有可能接近正常吗
2024-08-27小孩子6岁了遗尿5岁以前会尿裤子,但
2024-08-27儿童矮小症接受治疗的最佳年龄段是什么
2024-08-27小儿遗尿容易治疗吗?这个病可以根治的
2024-08-27白癜风物理治疗有哪些?
2024-08-27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08-27电子产品辐射对白癜风有影响吗?
2024-08-27硼砂可以治疗白癜风吗?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