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如何治疗?

2025-02-27 10:00:29      家庭医生在线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常见儿科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症状有发热、咽痛、口腔疱疹、流涎、食欲减退等。

1. 疾病介绍: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具有一定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传播。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1 - 7岁儿童。

2. 症状表现:发热是常见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儿体温可超过38.5℃,甚至引起惊厥。咽痛明显,因口腔疼痛,患儿常表现出哭闹、拒食。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 - 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由于口腔不适,患儿会出现流涎增多的现象。此外,患病期间患儿食欲会明显减退。

3.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擦拭身体等;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针对口腔疱疹和溃疡,可使用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如康复新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能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4. 日常护理:患病期间,患儿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面条、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 预防措施: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家长也要注意自身卫生,回家后先洗手、换衣服再接触儿童。此外,要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是常见疾病,但也需要家长重视。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能更好地呵护儿童健康。若患儿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