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孕晚期漏尿是否正常?

2025-02-28 14:37:01      家庭医生在线

孕晚期漏尿较为常见,通常是正常生理现象,主要与盆底肌松弛、子宫增大压迫、激素变化、膀胱容量减小、分娩影响等因素有关。

1. 盆底肌松弛:在孕期,随着孕周增加,胎儿不断生长发育,孕妇体重逐渐上升,这会对盆底肌造成持续的压力。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支撑着膀胱、子宫等盆腔脏器。长期的压力会使这张“吊床”弹性下降,变得松弛。当孕妇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膀胱受到挤压,而松弛的盆底肌无法有效控制尿液,就容易导致漏尿。

2. 子宫增大压迫:孕晚期时,子宫体积显著增大,占据了腹腔内的大部分空间。增大的子宫会直接压迫前方的膀胱,使膀胱的有效容积减少。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下降,稍微有一点尿液就容易产生尿意,并且在一些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如身体的晃动,就可能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3. 激素变化: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松弛素的分泌增加。松弛素的主要作用是使骨盆的韧带松弛,为胎儿的分娩做准备。然而,这种激素也会对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松弛度增加,从而影响对尿道的控制能力,增加漏尿的发生几率。

4. 膀胱容量减小:除了子宫压迫的因素外,随着孕周的进展,膀胱自身的弹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膀胱壁的肌肉组织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弹性逐渐降低,导致膀胱的可扩张性减小,能够容纳尿液的最大容量减少。这使得孕妇更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甚至漏尿的情况。

5. 分娩影响:虽然还未正式分娩,但孕晚期胎儿头部会逐渐下降入盆,这一过程会进一步对膀胱和盆底组织产生压迫和刺激。胎儿头部的位置改变可能会导致膀胱和尿道的角度发生变化,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和控制。同时,盆底组织在受到持续压迫后,其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增加漏尿的可能性。

孕晚期漏尿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由盆底肌松弛、子宫增大压迫、激素变化、膀胱容量减小和分娩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一般在分娩后,随着身体的恢复,漏尿情况会逐渐改善。但如果漏尿情况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或伴有尿痛、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