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日常保健方法,改善老年人小便失禁
改善老年人小便失禁的日常保健方法有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调整饮食、规律生活作息、保持良好心态等。
1. 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也叫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控制排尿。具体做法是收缩肛门和尿道周围的肌肉,就像试图阻止排尿或排便一样,持续收缩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进行3组,每组10 - 15次。长期坚持训练,能有效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减轻小便失禁症状。
2. 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来增加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例如,开始时每隔1 - 2小时排尿一次,之后逐渐延长至3 - 4小时。在训练过程中,若有尿意,可尝试做深呼吸或收缩盆底肌来抑制尿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憋尿,以免损害膀胱功能。
3. 调整饮食:减少摄入可能刺激膀胱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酒精、辛辣食物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预防便秘。因为便秘会增加腹压,加重小便失禁的情况。同时,要保证适量的水分摄入,每天大约1500 - 2000毫升,但不要在睡前大量饮水,以免夜间尿频。
4. 规律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定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定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5. 保持良好心态:小便失禁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而不良情绪又可能加重症状。因此,要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老年人小便失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通过上述5种日常保健方法,即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调整饮食、规律生活作息和保持良好心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如果小便失禁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老年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精神分裂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2025-03-01焦虑症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2025-03-0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2025-03-01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焦虑症的表现
2025-03-01焦虑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5-03-01牛皮癣怎样能治好
2025-03-01头上长皮癣怎么回事
2025-03-01大腿内侧牛皮癣是怎么回事
202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