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肚子疼,吃止痛药和胃药差别竟然这么大!

2025-03-05 10:28:40      家庭医生在线

肚子疼时吃止痛药和胃药差别体现在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

1. 作用机制:止痛药主要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达到减轻疼痛感觉的目的。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它们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断痛觉传导。而胃药的作用机制较为多样,抗酸药如碳酸氢钠、铝碳酸镁等,是通过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从而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等,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

2. 适用范围:止痛药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包括肚子疼,但一般是针对非胃肠道疾病引起的疼痛,如腹部肌肉拉伤、肠痉挛等。胃药则主要用于治疗胃部相关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引起的肚子疼,对于因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受损等导致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3. 不良反应:止痛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长期或大量使用还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溃疡甚至出血。部分止痛药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胃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不同类型的胃药也有各自的问题。抗酸药可能会引起便秘或腹泻;胃黏膜保护剂可能会导致舌苔和大便变黑;促胃肠动力药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头晕、乏力等。

4. 起效时间:止痛药起效相对较快,一般在服用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就能感觉到疼痛减轻。胃药的起效时间则因药物种类而异,抗酸药起效较快,服用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能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胃肠动力药起效相对较慢,可能需要服用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5.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止痛药时需要注意不能盲目使用,尤其是肚子疼原因不明时,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胃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特点来选择,比如抗酸药一般在餐后1 - 2小时或胃痛发作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促胃肠动力药一般在餐前15 - 30分钟服用。

总之,肚子疼时吃止痛药和胃药存在诸多差别。在出现肚子疼的症状时,不能随意用药,应先明确病因,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肚子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