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数据揭秘腰酸腰痛的真相
腰酸腰痛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引起。
1.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原因,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这会引起腰部疼痛,还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治疗时,症状较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药物缓解疼痛。若病情严重,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腰肌劳损:长期的腰部过度负荷、姿势不良等,使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出现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或胀痛,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治疗上,要注意纠正不良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热敷、理疗等,也可遵医嘱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活血止痛膏、云南白药膏等药物。
3. 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丢失加速,或者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等原因,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严重时可发生骨折。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鲑降钙素、唑来膦酸等药物。
4. 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等部位。早期表现为下腰部或臀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可能会发生强直和畸形。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药物,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5.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移动时,会刺激尿路黏膜,引起腰部疼痛,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绞痛样,还可能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促进排出,也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等药物。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腰酸腰痛是常见症状,病因多样。若出现腰酸腰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预防腰酸腰痛的发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缺牙的3种修复方式
2025-03-18健康科技如何助力解决宝宝喝奶肚子响问
2025-03-16心理调节对颈椎治疗有多重要?
2025-03-16宝妈孕期通便有哪些安全方法?
2025-03-16连续胎动3小时,社区如何助力孕妈安心
2025-03-16老年人肛裂吃哪些食物可软化大便?
2025-03-16耳膜内陷有哪些实用解决技巧?
2025-03-16政策法规对服用感冒药后饮酒有啥说法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