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陈荣昌 主任医师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在呼吸内科常见病和少见病方面及危重症救治方面,在呼吸力学、隔肌疲劳、无创通气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医生介绍

        学术任职: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秘书、常委、呼吸生理和重症医学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组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资深会员(ACCP),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COPD, Member of executive committee)。《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的副总编。

       学术成就:陈荣昌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从事呼吸动力学和人工通气的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展膈肌功能与COPD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关系的研究,研制出电脑膈肌功能测定仪,首创“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方法”,并发现COPD病人即使在早中期阶段,就存在膈肌耐力下降。在国内最早开展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研究,研制出新型的减少死腔的双流向面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显著提高了无创正压通气排出CO2的能力。最近研究出具有辅助气管插管功能的无创通气面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为促进我国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提高呼吸衰竭治疗的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SARS流行期间,作为广州市临床救治组的组长、广东省中西结合临床救治科技攻关组的组长,参与新建立的检测方法的临床验证。通过对SARS临床病例的多因素对比分析,发现在达到ALI诊断标准的SARS病人中合理使用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治疗突发性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导致的ALI/ARDS具有重要意义。

       所获奖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青中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详细»

已回复网友 12 个问题
Q:

哮喘患者与医生建立沟通关系是否重要?

A:

病人应该跟医生有个互动的关系,病人应该与医生沟通用什么药,该怎么用,不是拿回去就自己用了,不重视吸入疗法,影响疗效。另外,我们非常鼓励病人用了药以后有什么反...详细»

Q:

哮喘患者使用储雾罐治疗可行吗?

A:

大部分吸入药物都是沉积在咽喉部,真正到达肺部只有15%左右,如果喷到罐里面,它把本来沉积咽喉的部分沉积到罐里面,悬浮的部分很好地吸入到肺里面。加了罐以后,通...详细»

Q:

哮喘吸入疗法是什么?

A:

你好!哮喘的吸入疗法,是哮喘治疗的第一线疗法。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哮喘治疗药物首选吸入疗法,学术定位是十分明确的。吸入疗法经过了充分的临床验证,比口服、静脉疗...详细»

Q:

为何部分哮喘患者吸入治疗效果不佳?

A:

这里面的问题是,能不能掌握吸入疗法的正确使用。正确使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吸入的药物很多,有的是缓解症状;有的是控制疾病。控制疾病的药物,即使没有症状,感觉...详细»

Q:

哮喘吸入疗法的正确方法如何操作?

A:

你好!哮喘吸入疗法的正确方法是:手控式定量气雾器,使用前先充分摇匀药液,将接口端放入双唇间,在深吸气开始的同时按压气雾器顶部,使其喷药,随吸气将药粒深深吸入...详细»

Q:

哮喘患者如何判断药已正确吸入?

A:

最简单的办法是对着镜子喷的时候,如果全部雾都往口里面走,那么是正确的,如果看到雾是往外面走,这就说明不正确。这就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另外患者本人也能感觉到,...详细»

Q:

儿童哮喘采用吸入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

儿童哮喘还是吸入疗法是首选。关键是儿童没有办法跟你配合,那么就需要家长帮助。可以通过面罩和储药罐帮他吸,只要有呼吸就能吸进去,关键就是家长如何帮助儿童使用。...详细»

Q:

慢阻肺病情缓解后能否停止用药?

A:

许多患者在病情稳定期不重视治疗,认为病情相对稳定了,感觉用药和不用药差别不大,所以不坚持用药。慢阻肺属于慢性病,气道病变长期存在,肺功能会加速衰减。正是只有...详细»

Q: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A: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对于慢阻肺还可以这样理解:慢,便是指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治...详细»

Q:

慢阻肺患者身体一直健康能否吸烟?

A:

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吸烟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此时不可大意,不应以身体无恙为理由,继续吸烟。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支气管阻塞和肺部结构破坏。相关数据显示,...详细»

专家咨询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