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瑞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1. 2010年指南,调整了心肺复苏的流程,由A-B-C更改为C-A-B,把心脏按压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2. 在除颤之前进行胸外按压,在除颤1次结束之后马上再进行胸外按压。 3.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4. 连续按压,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持续按压,不过早放弃病人。 5. 可以在治疗科室使用机械按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2013-12-29 19:3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特约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问题分析:你好,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则是CAB,不再是2005的ABC,是先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不论单人复苏还是双人复苏,按压与人工通气的比例均是30:2。意见建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则是CAB,是先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与2005急救原则有区别。
2014-01-01 19: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姗姗 医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一病区
-
2010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新指南20条核心建议 (1)进一步强调胸部按压的重要性,建议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 (2)强调“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 (3)增加了在院外设置心源性猝死相关的警告标识的认识; (4)对于院外、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的电除颤,不推荐特殊的CPR时间点; (5)在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行胸部按压,减少电击前后的间隔。 (6)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 (7)在心导管室或心脏外科术后立即出现的室颤和无脉室速,可使用3次快速、连续电击; (8)在不能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再建议气管插管内给药,可通过骨髓腔途径给药; (9)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应在第3次电击后、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然后每3~5 min给药1次。第3次电击后,也应给予300 mg的胺碘酮; (10)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不再建议应用阿托品。 (11)早期行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下降; (12)进一步强调了CO2图的重要性,CO2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CPR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 (13)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得到认可; (14)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得到了认可。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应认真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吸入的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4%~98%; (15)对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进行了更多的细化和强调。 (16)一个有结构的复苏后治疗计划可改善ROSL后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这一点已得到认可; (17)进一步强调初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在ROSL后患者(包括昏迷)的应用; (18)修订了血糖控制的建议:ROSC后成人血糖值超过10 mmol/L应进行治疗,但要避免低血糖; (19)应用治疗性低体温治疗心搏骤停后昏迷的存活者; (20)承认目前许多公认的预测因子不可靠,尤其对已用治疗性低体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
2014-01-07 23: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