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莉 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血燥”是中医术语,指血液失去濡养,导致燥热内生。常见症状有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心烦失眠、毛发干枯等。 1. 皮肤干燥瘙痒:血燥不能滋养肌肤,皮肤缺乏津液,出现干燥、脱屑、瘙痒,甚至出现皮疹。 2. 口干咽燥:津液不足,不能上承滋润口咽,导致口干、咽干,饮水不能缓解。 3. 大便干结:肠道失润,传导失常,大便排出困难,质地干硬。 4. 心烦失眠:燥热扰心,心神不安,出现心烦意乱、难以入睡、多梦易醒。 5. 毛发干枯:血燥不能滋养毛发,头发和胡须等容易干枯、易折断、脱落。 血燥是一种中医病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采用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等方法改善。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2024-12-18 18:2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沙莎 护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妇科
-
其实是中医学中血虚和风燥两个辩证术语。血虚指营学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症型
2014-01-10 20:2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