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飞云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逢病必输液可能带来诸多危害,如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产生耐药性、影响自身免疫功能、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菌群失调等。 1.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易致敏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等。 2.产生耐药性:过度输液使身体频繁接触药物,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后续治疗效果不佳。例如长期输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可能使细菌不再对这些药物敏感。 3.影响自身免疫功能: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疾病时会逐渐增强,如果过度依赖输液,自身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功能会逐渐减弱。 4.加重肝肾负担:药物大多需要经过肝肾代谢,频繁输液会增加肝肾的工作负荷,可能损伤肝肾功能。 5.导致菌群失调:输液可能破坏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引发新的感染或疾病。 总之,输液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但不应逢病就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024-12-18 06: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袁天荣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药剂科
-
液体中的微粒带来慢性危害。即使在最严格的操作环境下,输液中也难免带入微粒,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很多病症,例如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当然,输液所导致的静脉炎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了。
2014-01-08 18: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广义的自杀行为是指包括故意自伤行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毁灭的“慢性自杀”行为。人们通常说的自杀行为常常指狭义的自杀行为。自杀的分类: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