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龄小孩外阴红肿穿刺后大便从针眼冒出是肛瘘吗?
大夫,我家的小孩刚满一个月,前天在左边外阴出有红肿,我们就去医院做检查,有位医生给给做个穿刺,没一会家人就发现小孩的大便从针眼里冒出来了,请问是不是肛瘘。我们还去了其他的医院做检查,他们说不吃药、不打针,等小孩满6个月的时候给他去做手术。请问大夫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会不会影响小孩的发育。全家人焦虑之中,请大夫速回。。。补充问题1:(2010-02-0521:27:43)请问大夫我还要注意些什么。。。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小孩刚满一个月,左边外阴红肿穿刺后大便从针眼冒出,可能是肛瘘,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这需要综合判断,比如瘘管的位置、大小、孩子的症状等。同时,要考虑孩子年龄小,身体发育未完善等因素。 1.肛瘘的判断:肛瘘通常有内口、外口和瘘管。如果穿刺部位与肠道相通,且有持续的分泌物,可能是肛瘘。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肛门指检、超声等。 2.孩子身体发育:一月龄孩子身体器官和组织还在发育中,局部组织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密切观察。 3.后续检查:可能需要进行肛肠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瘘管的走向和位置。 4.手术时机:医生建议满 6 个月手术,是考虑到孩子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 5.日常护理:要保持孩子局部清洁,避免感染。使用柔软的尿布,及时更换。 总之,目前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按照医生建议等待合适的手术时机。同时做好日常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12-18 20:1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肛瘘:是肛周与肛管相通的慢性瘘管.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以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破溃后流脓为主症.肛瘘可并发肛门直肠狭窄,肛门不完全失禁,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因为长期的脓性物质或粪便从瘘管排出及慢性炎症的存在,促使细胞异常增生和大量的使用各种外用药刺激局部都可导致癌变.一旦确诊肛瘘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瘘管取出虹桥医院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肛瘘,检查带治疗约20分钟,治疗后需要观察一小时,无痛,根治,全程可视,直接将瘘管取出.
2015-11-14 00:2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儿童肛瘘的感染因素:多发生在新生儿或小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抵抗力低,特别是肛门周围的皮肤,经常受粪便的污染,肛门括约肌松弛,造成直肠,肛门粘膜外翻,更易受损.肛门局部感染或全身败血症经血液循环感染,形成肛旁脓肿.普通儿童肛瘘多开口在距肛门3厘米以内的左右侧.瘘口在外生殖器和肛门之间的叫直肠会阴瘘.瘘口开在大阴唇的叫直肠大阴唇瘘.瘘口开在阴道口的叫前庭瘘.瘘口在阴道的叫直肠阴道瘘.还有一种外伤性肛瘘,多发生在受外伤的地方,比较少见,肛瘘的特点是反复不愈,外瘘口的皮肤常有假性愈合现象,有时肛瘘外口处的皮肤像个米粒大小的皮肤下陷或小疤痕;有时外表像一块小腐肉,但不久瘘口处出现红肿,接着破溃出脓.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②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③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
2015-11-13 19: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沈东英 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多发于中年人,但也有少数为婴幼儿患者,关于婴幼儿患肛瘘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如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等,因此容易发生肛周感染,形成肛瘘. 2.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上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容易直接压迫肛管齿线处,肛窦粘膜易损伤,擦破,导致细菌入侵. 3.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易引起肛门皮脂腺炎,感染后成肛周脓肿与肛窦相通. 4.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周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形成肛瘘. 据国内外统计,婴幼儿肛瘘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者占小儿肛瘘的2/3;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其中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0%-90%,婴幼儿肛瘘发病部位多在肛门两侧,瘘管多呈浅在,单纯,垂直.复杂而瘘深的较少,有部分患儿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后可再发. 根据肛门炎症,脓肿,瘘道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1.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2.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 3.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
2015-11-13 14: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朋友你好根据宝宝的情况考虑由于小儿肛瘘管道较为短浅,排脓后症状很快可以减轻,并且多数患儿可自愈,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因此,一般主张不行手术治疗.宝宝得了肛瘘应该对症处理,每日清洁肛门并坐浴,适当使用抗生素及外用药膏,消炎消肿,控制和减少脓肿的发生,加速自愈.对反复发作不能自愈的患儿,要择期至能承受手术时,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年龄以5~10岁为宜.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2,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3,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祝宝宝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2015-11-13 13:1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