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未吸收,原因及治疗如何
六个月前从床上摔下,去医院检查有脑子里淤血,经保守治疗后瘀血没了出院,一月后复查还有少量积液,又过了俩月复查,CT报告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密度高,医生让回家等,定期复查,一个月后又去复查,血肿密度依旧,没有增多,但我儿子精神很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再次慢性出血,这样的情况非得做手术吗,有没有可能自己吸收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孩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未吸收,可能与局部血管损伤、脑萎缩、凝血功能异常、新生包膜再出血、炎症反应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保守观察和手术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决定。 1.局部血管损伤:脑部的血管较为脆弱,受伤后可能持续少量出血。 2.脑萎缩:脑萎缩后颅腔空间相对增大,脑组织移动度增加,易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3.凝血功能异常:若孩子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功能障碍,会影响止血,导致血肿持续。 4.新生包膜再出血:新生的血肿包膜血管丰富,容易破裂出血。 5.炎症反应:炎症可使包膜新生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出血。 总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原因较为复杂。对于孩子目前的情况,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血肿的变化、孩子的症状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案。如果血肿持续不吸收或有增大趋势,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2024-12-19 02: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外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血肿增大缓慢,一般在2~3周后,由于脑的直接受压和颅底增高两种原因出现临床症状。多数头部外伤轻微,部分外伤史缺乏。早期临床表现症状轻微,血肿达到一定量后症状迅速加重。临床上在经影像检查确诊之前,易误诊为颅内肿瘤、缺血或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从受伤到发病的时间,一般在1个月。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史,有的患者本身尚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
2015-11-14 00: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复视等,查体眼底视盘水肿,偶有癫痫或卒中样发作。智力障碍及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易疲劳,烦躁不安,精神失常等。幼儿常有嗜睡、头颅增大,囟门突出、抽搐、视网膜出血等。
2015-11-13 20:3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因此,即使患者年龄高,亦需尽力救治,甚至进行床旁锥颅引流,只要治疗及时,常能转危为安。现存的问题主要是术后血肿复发率仍有3.7%~38%。1.钻孔或锥孔冲洗引流术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大小选择前后两孔(一高一低)。因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冲洗引流术的疗效基本相同,所以不少临床医生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2.前囟侧角硬脑膜下穿刺术小儿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前囟未闭者,可经前囟行硬膜下穿刺抽吸积血。若为双侧血肿,应左右交替穿刺,抽出血液常逐渐变淡,血肿体积亦随之减小。如有鲜血抽出和(或)血肿不见缩小,则需改行剖开术。3.骨瓣开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包膜较肥厚或已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2015-11-13 17: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