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一级伴胆汁返流,多种药无效,咋治?
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一级伴胆汁返流,症状为口臭,嘴巴有味道很难受,唾液较多,肠鸣但不会痛,睡眠不好,有时会胃胀,服过多种药没效果,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可以服双奇吗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浅表性胃炎一级伴胆汁返流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未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胃肠动力异常等有关。 1.未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未按医嘱用药,或自行增减药量、中断治疗,影响疗效。 2.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食辛辣油腻食物、吸烟酗酒等,会加重病情。 3.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存在此感染,未进行根除治疗,胃炎难以痊愈。 4.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焦虑、紧张、压力大,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5.胃肠动力异常:胆汁返流可能是胃肠动力不足引起,需促进胃肠蠕动。 总之,对于浅表性胃炎一级伴胆汁返流且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
2024-12-19 01:4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胃炎良方—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气滞肠腑者,加木香;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注意:只宜参考,如需采纳,必须找中医大夫指导。
2015-11-14 16: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吗丁林10毫克每天3次饭前15分钟服硫糖铝1.0克每天3次疗程是2周
2015-11-14 14:3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通过辩证与辨病施治,是较常见的一种胃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1.基础方药组成:党参12-24克,土炒苍术、白术、薏苡、麸炒白芍、海螵蛸、浙贝母各6-12克,大黄、枳实、龙胆草、木香、陈皮、甘草、生姜各3-6克,大枣3-6枚,水煎空腹服,每日或隔日一剂。 治疗期间,患者宜食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品,忌烟酒、辛辣、灼热、冰冷、肥甘厚味、过酸咸腥等刺激性食物,制怒,劳逸结合,则易痊愈不复发。 2.辩证与辨病选药:上腹胃部胀满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沉香各6-12克;呕吐者加旋复花(包煎)、代赭石(打碎先煎)、半夏、竹茹各6-12克;大便干燥者重用大黄;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加入人参、土炒山药各9-18克;湿热甚者重用苍术加黄柏5-9克;返流性食道炎加牛蒡子、蒲公英、薄荷叶、桔梗各6-12克;炎症严重加双花、连翘、栀子各12-24克;胃下垂加升麻、黄芪、葛根各3-15克。 体会:该病由饮食不当、酗酒等因素,导致胆道功能紊乱、幽门括约肌收缩力弱,终致持续开放,胆汁返流入胃,污染刺激了胃粘膜,引起一系列炎症病变。 该病中西医理吻合,虚实寒热夹杂,肝脾不和,气机不畅。治则:攻补兼施,温清并用。首先要益气健脾,斡旋胃气,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疏肝利胆,上下通调,升降平衡,诸症均可自行消失。 以上基础方,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党参、健脾理湿的苍术、白术、薏苡,镇痛抗炎的白芍,咸涩微温、制酸止痛的海螵蛸,清热化痰的浙贝母,清胆胃腑热的大黄,苦辛微寒、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助中焦运化的枳实,苦寒清热、泄肝胆热的龙胆草,行气调中、止痛的木香,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陈皮,调和诸药的甘草,止呕吐的生姜,甘温如脾胃、养血、缓和药性的大枣,共奏其佳效。
2015-11-14 14: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