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其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或晕厥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1. 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是由于心肌肥厚导致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血液充盈受限。 胸痛:常为劳力性胸痛,类似心绞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心悸:由于心律失常引起,如早搏、心动过速等。 头晕或晕厥:可能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心力衰竭:晚期可出现,表现为下肢水肿、乏力等。 2.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有助于改善心室重构。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以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介入治疗: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通过向室间隔供血血管注入无水酒精,造成局部心肌坏死,减轻梗阻。 总之,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
2024-12-19 00:1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肥厚性心肌病的症状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眩晕,甚至神志丧失,也有部分病人可完全无自觉症状。
2015-11-14 12:1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减低,舒张末期压升高,继而肺静脉压升高,肺瘀血之故。与室间隔肥厚伴存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加重肺瘀血。②心前区痛,多在劳累后出现,似心绞痛,但可不典型,是由于肥厚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所致。③乏力、头晕与昏厥,多在活动时发生,是由于心率加快,使原已舒张期充盈欠佳的左心室舒张期进一步缩短,使原已舒张期充盈欠佳的左心室舒张期进一步缩短,加重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由于交感神经作用使肥厚的心肌收缩加强,加重流出道梗阻,心排血量骤减而引起症状。④心悸,由于心功能减退或心律失常所致。⑤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患者,由于心肌顺应性减低,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增高,继而心房压升高,且常合并心房颤动。晚期患者心肌纤维化广泛,心室收缩功能也减弱,易发生心力衰竭与猝死。治疗:由于病因不明,预防较困难。超声心动图检出隐性病例后进行遗传资料可作研究。为预防发病应避免劳累、激动、突然用力。凡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等,以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尽量不用。如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应预防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1] 治疗的目标为解剖症状和控制心律失常。现用的治疗包括:①β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收缩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氧耗,增加舒张期心室扩张,且能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普萘洛尔应用最早,开始每次10mg,3~4次/d,逐步增大剂量,以求改善症状而心率血压不过低,最多可达200mg/d左右。但近来发现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能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也不改变预后。②钙拮抗剂既有负性肌力作用以减弱心肌收缩,又改善心肌顺应性而有利于舒张功能。维拉帕米120~480mg/d,分3~4次口服,可使症状长期缓解,对血压过低、窦房功能或房室传导障碍者慎用。地尔硫卓治疗亦有效,用量为30~60mg,3次/d。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合用可以减少副作用而提高疗效。③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控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以胺碘酮为较常用。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电击。④对晚期已有心室收缩功能损害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其治疗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相同。对诊断肯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考虑手术治疗,作室间隔肌纵深切开术和肥厚心肌部分切除术以缓解症状。近年来试用双腔永久起搏器作右心室房室顺序起搏以缓解梗阻型患者的症状,但有待积累经验。
2015-11-14 10: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痛,多在劳累后出现.乏力,头晕与昏厥,多在活动时发生.心悸.心力衰竭等.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确诊.
2015-11-14 09:5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肥厚型心肌病疾病简介本型的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尔可呈同心性肥厚。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减小。偶尔病变发生于右心室。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症状症状详细描述起病多缓慢。约1/3有家族史。症状大多开始于30岁以前。男女同样罹患。主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减低,舒张末期压升高,继而肺静脉压升高,---肥厚型心肌病疾病简介本型的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尔可呈同心性肥厚。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减小。偶尔病变发生于右心室。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症状症状详细描述起病多缓慢。约1/3有家族史。症状大多开始于30岁以前。男女同样罹患。主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减低,舒张末期压升高,继而肺静脉压升高,---
2015-11-14 00: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