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非怀孕晨起呕吐厉害,可能是由胃炎、咽炎、颈椎病、耳石症、脑血管疾病等引起。 1.胃炎:胃黏膜的炎症病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动力不足,从而引起呕吐。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是常见诱因。治疗上可使用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药物。 2.咽炎:咽部的炎症刺激,尤其在晨起时,咽喉部干燥,容易引发呕吐。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导致。常用药物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金嗓利咽丸等。 3.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和血管,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头晕、呕吐。长期低头、坐姿不良等是常见原因。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如牵引、按摩等。 4.耳石症: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起眩晕和呕吐。头部位置变化时症状明显。复位治疗是主要方法。 5.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影响脑部功能,导致呕吐。多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有关。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可能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总之,晨起呕吐厉害的原因较多,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2024-12-19 14: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不排除是胃部疾病引起的,建议就医检查在根据情况进行治疗,不要盲目服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祝健康
2015-11-14 04:1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建议你选择中医治疗,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对呕吐的释名,前人有两说:一说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另一说认为呕吐以声响名,吐以吐物言,有声无物曰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无细分的必要,故近世多并称为呕吐。呕吐是内科常见病症,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呕吐时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以出现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性胃炎、心因性呕吐、胃粘膜脱垂症、十二指肠壅积症、肠梗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脑肿瘤,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等,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实证1外邪犯胃症状:呕吐食物,吐出有力,突然发生,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脉濡缓。治法:疏邪解表,和胃降逆。方药:脾愈20号。2饮食停滞症状:呕吐物酸腐,脘腹胀满拒按,嗳气厌食,得食更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脾愈21号。3痰饮内停症状: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或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方药:脾愈22号。4肝气犯胃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之呕。方药:脾愈23号。虚证5脾胃虚弱症状: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倦,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药:脾愈24号。6胃阴不足症状:呕吐反复发作,但呕吐量不多,或吐垂涎沫,时作干呕,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养胃阴,和胃降逆。方药:脾愈25号。
2015-11-14 01: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