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部分指标异常,嗜酸性粒细胞等异常何因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3偏低(正常的是0.05~0.50),中性粒细胞比值38.6偏低(正常的是50.0~70,0),淋巴细胞比值偏高是55.4(正常的是20.0~40.0),其他各项都正常,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盼解答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血常规检查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低、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偏高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因素、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影响、血液系统疾病等。 1. 生理性因素:在一些特殊生理状态下,如疲劳、应激、剧烈运动后等,可能会出现这些指标的暂时波动。 2.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会反应性增多,中性粒细胞相对减少。 3. 免疫系统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白细胞的分布和比例。 4.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等,可能对血常规结果产生影响。 5. 血液系统疾病:虽然相对少见,但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能导致这些指标异常。 总之,仅通过一次血常规检查出现这些指标的轻微异常,不能确诊具体疾病。如果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可先观察,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如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2024-12-19 13:2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成人(0.02~0.5)×109/L(1%~6%)。由于嗜酸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较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的急性期,但传染病的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应重新出现.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则表明病情严重.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下视丘刺激垂体前叶,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015-11-14 11: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红细胞减少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失血三种。(1)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i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3)各种急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2015-11-14 10: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嗜酸性粒细胞减低主要见于急性传染病的早期,伤寒的初期及极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红细胞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至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高。红细胞绝对增多: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生活者,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病理性增加。
2015-11-14 01:2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