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精神问题,治疗常需综合药物、心理等方法。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维生素类等。 1. 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能有效改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 抗抑郁药:像舍曲林、氟西汀,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3. 抗焦虑药:如地西泮、阿普唑仑,可减轻焦虑症状。 4. 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对稳定情绪有一定作用。 5. 维生素类: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6,能改善营养神经功能。 总之,对于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患者还需配合心理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医嘱,逐渐戒酒,改善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
2024-12-19 23: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1.解毒治疗戒酒,对明显酒精依赖患者不仅一定要在住院条件下进行,而且早期最好在封闭病房中进行。这一方法是为了对抗常出现的严重的戒断综合征,另一方面为了对抗早期戒酒阶段非常艰难的、痛苦的而易于重新饮酒的渴求。戒酒应该是立即的,完全的,而逐渐减酒会增加戒酒的难度。从长远利益出发,戒酒也应该是绝对的,而不应是控制地饮酒,只是那些严重酒依赖者,而且合并严重的躯体病或躯体状况十分不佳,一次戒酒会发生严重反应或可能出现严重戒断症状可考虑患者采用逐渐减酒,且一般时间不要过长。 在解毒期治疗的患者,最初应像躯体病患者一样进行全面的神经病学和内科学方面的检查,对电解质、心脏及血液循环功能应特别注意,合并严重的躯体病应及时处理。控制严重的躯体戒断症状是解毒期的关键。 (1)苯二氮卓类药物: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能较好地缓解和改善戒酒过程中出现的颤抖、抽搐、焦虑不安,甚至震颤谵妄等症状。此类药物与酒精有交叉依赖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本身较安全,很少出现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的副作用,用量以不使患者出现戒断症状为原则。国内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安定)、氯氮卓(利眠宁)、阿普唑仑(佳静安定)等,近年来也常用氯硝西泮(clonazepam,rivotril)注射。用药量一般第1天应使患者无明显戒断症状为宜,如果出现过度睡眠,可少用1次,如果仍有明显的戒断症状,则应加大剂量。常用地西泮(安定)或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口服或注射。对于戒断中出现的痉挛发作可给予地西泮(安定)10mg肌注或静注,1次/2~4h,发作消失后不需继续给药预防。为了防止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滥用及成瘾,国外主张在控制了症状后的第2天开始递减20%的药量,一般5天减完。我们的临床经验,根据症状加量或减量,一般不超过7天,患者戒断症状基本消失,药物可渐停用。它对戒断症状及慢性中毒的躯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应及时对症治疗。
2015-11-14 10:2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由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强烈渴求和身体依赖,以致不能自拔,因此,除了轻症以外一般应在住院条件下戒酒,而且住院期间也应杜绝一切酒的来源,以保证戒酒成功。对酒依赖的治疗传统上分为急性期治疗(或称解毒治疗)及恢复期治疗两个阶段。解毒治疗戒酒,对明显酒精依赖患者不仅一定要在住院条件下进行,而且早期最好在封闭病房中进行。这一方法是为了对抗常出现的严重的戒断综合征,另一方面为了对抗早期戒酒阶段非常艰难的、痛苦的而易于重新饮酒的渴求。戒酒应该是立即的,完全的,而逐渐减酒会增加戒酒的难度。从长远利益出发,戒酒也应该是绝对的,而不应是控制地饮酒,只是那些严重酒依赖者,而且合并严重的躯体病或躯体状况十分不佳,一次戒酒会发生严重反应或可能出现严重戒断症状可考虑患者采用逐渐减酒,且一般时间不要过长。在解毒期治疗的患者,最初应像躯体病患者一样进行全面的神经病学和内科学方面的检查,对电解质、心脏及血液循环功能应特别注意,合并严重的躯体病应及时处理。控制严重的躯体戒断症状是解毒期的关键。
2015-11-14 04:2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