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出现头疼、头晕、持续性发热等症状,治疗需综合考虑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处理等。包括药物治疗、卧床休息、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心理疏导等。 1.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 2.对症治疗:头疼严重时,可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发热时,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 3.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 4.饮食调整: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免疫力。 5.定期复查:监测脑脊液、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 6.心理疏导:患者可能因疾病产生焦虑、抑郁,需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严格遵循医嘱。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预后较好。
2024-12-19 19: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一1年内发病,多见于1~3岁的小儿。一般治疗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
2015-11-15 05:1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