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彩虹 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帕金森病可能并发多种疾病,如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染等。下肢酸痛麻木可能是帕金森病本身进展、药物副作用、血管疾病、神经病变、骨骼肌肉问题等原因引起。 1. 认知障碍:帕金森病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2.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睡眠呼吸暂停等,影响患者休息和生活质量。 3. 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幻觉等,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4.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排尿障碍等。 5. 感染:因活动减少,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 6. 药物副作用:某些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可能导致下肢不适。 7. 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影响血液循环。 8. 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损伤可引起下肢酸痛麻木。 9. 骨骼肌肉问题:肌肉僵硬、关节病变等也会有此类症状。 总之,帕金森病患者出现下肢酸痛麻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血管超声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2-20 01: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斯、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3],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全球有超过400万患者。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但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
2015-11-15 18: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斯、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3],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全球有超过400万患者。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但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公认其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这里有一种叫黑质细胞的神经细胞,黑质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功能的逐步丧失,致使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根据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结果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2015-11-15 03: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