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每天凌晨 3 点醒且晚上难以入睡,可能由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疾病影响、生物钟紊乱等所致。 1.心理压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过大,导致精神紧张,易出现睡眠问题。可通过适当运动、倾诉等方式缓解。 2.不良生活习惯:睡前喝咖啡、浓茶,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睡眠。应调整生活习惯,睡前避免这些行为。 3.环境因素:噪音、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环境不佳,会干扰睡眠。改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疾病影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影响睡眠。需治疗原发疾病。 5.生物钟紊乱: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会使生物钟失调。应规律作息,重建正常的生物钟。 总之,出现这种睡眠问题要综合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长期无法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2-20 05: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人到老年,失眠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失眠成了困扰老年人生活的难题。老年人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延长、睡眠不安定、易醒、觉醒次数增加,使睡眠呈现阶段化,深睡时间减少。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理性因素: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这是众所周知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2)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3)全身性疾病:进入老年,全身性疾病发生率增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退行性脊椎病、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等。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伴有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了老年人的失眠。(4)精神疾病:有关资料统计,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通畅、心慌等症状,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早醒及深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越来越严重,主诉多为早醒和醒后难再入睡。(5)心理社会因素:各种的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思考、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等,都可使老年人产生失眠症。主要特点为入睡困难,脑子里想的事情总摆脱不掉,以至上床许久、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或者刚刚睡着,又被周围的声响或恶梦惊醒,醒后再难以入睡。(6)环境因素:这也是引起老年人入睡困难及睡眠不安的原因。比如,屋居临街、邻居喧哗、周围环境嘈杂等,亦可使老年人难于入睡。环境杂乱不宁,还易将睡眠浅的老年人吵醒而不能再入睡。(7)药物因素:睡前服用了引起神经兴奋的药物,如治疗结核病的异烟肼,治疗喘息的麻黄素、氨茶碱等,易产生兴奋而难以入睡。另外左旋多巴、苯妥英钠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眠,左旋多巴能引起失眠,而且还可引起恶梦,扰乱睡眠。夜间服用利尿剂会增加夜尿次数,造成再度入睡困难。(8)有的老年人对睡眠有恐惧感,担心一眠不醒,一旦遇到失眠,心情又十分紧张。情绪一紧张,反过来又影响睡眠;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恶梦不断,形成恶性循环。相反,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太少,加上晚间无所事事,觉得无聊,所以一到天黑就早早上床睡觉,到了夜里3~4点钟,就已经睡了7~8小时;醒来以后,想东想西,使自己难以再度入睡。(9)白天睡眠过多:老年人白天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白天小睡过多,也是影响夜间老年人睡眠的原因之一。老年人一般瞌睡多,在环境安静,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白天小睡容易增多。适当控制白天睡眠,则能明显改善夜间的睡眠质量。(10)夜尿增多:夜尿次数增多是老年人的普遍现象,除了利尿剂会增加夜尿次数外,老年人逼尿肌功能紊乱以及前列腺肥大,膀胱内残余尿多,也会导致夜尿次数增多,从而扰乱睡眠。不知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推荐给您个网址那里有很多养生、健康信息。www.21cnnews.com的运动与养生版块。版主专门从事营养工作,人很好。有什么健身养生的疑惑可以加他。
2015-11-16 02:4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