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身上出现紫癜且血小板异常,治疗中血小板升得快降得也快,检查不出原因建议切脾,可能与免疫因素、感染因素、骨髓造血异常、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有关。 1.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体破坏血小板。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2.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细菌感染,如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影响血小板生成和破坏的平衡。 3. 骨髓造血异常:骨髓造血干细胞出现问题,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4. 药物影响:部分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或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异常。 5. 遗传因素:少数患者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导致血小板相关的基因缺陷,影响血小板功能。 总之,血小板异常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检查和临床表现来明确。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切脾是一种治疗手段,但也需要权衡利弊。
2024-12-22 21:5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和疾埠(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4)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2015-11-16 03:4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激素丙种球蛋白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部分孩子血小板升至正常后停药或减药后可再次下降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数十年不愈血小板减少主要的问题是易出血不出血与正常孩子无异你孩子血小板96一般不会出血强的松减量每周减一片直至以最小的激素量维持血小板在30~50左右或可改用其它方案治疗原则是以最小的药量维持血小板在安全范围即可不要追求一定使血小板升至以上7月份有十余例血小板减少患儿找我看病程1月至数月不等最长者10年有几例已停药观察几例继续随访治疗
2015-11-15 21: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