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基本康复后仍体力不支,可能与贫血未完全纠正、身体机能未恢复、营养不足、缺乏锻炼、心理因素等有关。 1.贫血未完全纠正:虽然病情基本康复,但体内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尚未达到正常标准。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指标。 2.身体机能未恢复:患病期间身体各器官功能受到影响,康复后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正常。可通过适当的中医调理,如服用补中益气丸等,帮助身体机能的恢复。 3.营养不足:患病期间可能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要保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 4.缺乏锻炼: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活动量减少,身体耐力下降。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 5.心理因素:患病经历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影响身体状态。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总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康复后体力不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患者应重视复查,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以促进身体的完全恢复。
2024-12-23 11:0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贫血贫血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指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头发枯黄、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色淡等。贫血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品及含铁丰富的饮食。有益的水果有苹果、大枣、荔枝、香蕉等。此外还应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益于补养生血。
2015-11-16 18:5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这种病与遗传的关系不密切.其实大多数疾病与遗传或多或少有点联系.再障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不排除与遗传有点联系.但联系肯定是不大的.主要还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2015-11-16 18: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居绝大多数。目前医学上并无相关证据表明该病是属于遗传性疾病。再障可导致牙龈出血,但并非牙龈出血就是由于再障引起的。急性再障除了牙龈出血外,还伴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以及皮肤、粘膜出血。由于伴随白细胞减少容易感染,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对于怀疑这种疾病首先应当做一个血常规检查。这是诊断这一疾病的前提,然后根据结果是否正常与否再行决定是否需要做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病理检查是诊断再障的金标准。
2015-11-16 16:0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再障”的问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plasticanemia,AA),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是造血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再障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再障贫血呈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而慢性再障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均相对较轻。虽然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在中国年发病率0.74/10万,其中急性再障为0.14/10万,慢性再障0.6/10万。在中国及亚洲某些地区以青少年居多,而欧美各国以老年居多。西医对其病因未完全阐明,认为主要与药物、化学、放射线、生物、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也较为困难,除一般支持疗法外,慢性再障的首选药为雄性激素,但疗效不高,副作用明显;对急性再障更缺乏好的对策,因而病死率较高。此外,对脾切除的评价也不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1)早期诊断和治疗。2)加强支持疗法,包括防治出血和感染的多种措施和必要的输血。3)采用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4)分型治疗:对急性再障、慢性再障治疗上应区别对待。5)联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药物合用。6)坚持治疗:治疗慢性再障,一般应坚持用药半年以上,过早换药可能影响疗效。7)维持治疗:病情缓解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需维持治疗,这对巩固疗效有重要的意义。8)脱离和病因的接触。9)考虑有无脾切除的适应证。10)考虑骨髓移植的可能性。
2015-11-16 01: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贫血,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无原因可查者称为原发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称为继发性再障。据国内统计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约占12%~30%。国外报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综合征和暂时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预后均不同于慢性继发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发病不多,每年0.74/10万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万人口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