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基底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为确保治疗效果,还需综合考虑肿瘤特征、手术情况、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包括辅助治疗、定期复查、生活护理等。 1. 肿瘤特征: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若肿瘤较大、浸润较深,术后可能需要放疗来降低复发风险。 2. 手术情况:检查手术切除是否彻底,切缘有无残留癌细胞。若有残留,可能需进一步手术或联合其他治疗。 3. 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身体较弱者,可能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 4. 辅助治疗:如局部应用咪喹莫特乳膏、5-氟尿嘧啶软膏等药物,有助于预防复发。 5.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 6. 生活护理: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保持皮肤清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总之,基底细胞瘤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案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2024-12-23 05:3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看你说的情况,那看病人有患了基底细胞瘤的病情了,现在看已经进行了手术治疗了,那在手术后通常是要考虑进行放化疗的好但因为放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对身体上会有很大的伤害,那建议可在放化疗期间同时结合上中医的辨症来进行对症治疗,这样也是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2015-11-16 23:2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蚀性溃疡,很少见,占肛门直肠恶性肿瘤的0.2%,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属器基底细胞的恶性上皮细胞瘤,极少发生转移,发病与日光照射有密切关系,故好发于头、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于白色人种,少见于有色人种。好发于头皮、面颈部等暴露部位和户外工作者。发病年龄都较大,平均在60岁以上,男性多见。据Nielsen(1981年)等报道,30年内治疗34例,平均年龄68岁。78%在缘,27%伸入到肛管并累及齿状线的典型病变为肛管慢性结节,增长缓慢,中央常形成溃疡,溃疡周围绕以珍珠样隆起的边缘,即侵蚀性溃疡。有出血、疼痛、瘙痒、分泌物及大便习惯的改变。早期病变小而表浅,诊断困难,临床常误诊为痔、肛裂及肛周湿疹,应及早活检确诊。广泛性局部切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