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心悸
我今年18岁,从初中开始就有过几次心悸,去医院也看过,也吃过中药,效果不是太好.不定时的感到心慌.医生说可能是早博引起的.我是学生,因为学习的原故,平时很少锻炼,我觉得是跟平时锻炼少有关.我不知道引起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各项检查也很正常.请问我应该怎么办?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均可参照本篇治疗.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简称悸.其重症为怔忡.多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治宜温阳益气;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水饮内停,水气凌心而心悸者,兼见胸脘痞满,头晕恶心,小便短少,苔白,脉弦,治宜通阳化饮;痰郁心悸者,兼见惊惕不宁,突然而作,时作时止,甚则心跳欲厥,脉滑大,治宜涤痰定悸;气滞血瘀心悸者,兼见短气喘息,胸闷,胸膺疼痛,舌色紫暗,脉结代,治宜活血理气.在日常诊治病人中,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诉胸闷,心慌,胸痛,自认为患了“心脏病”,忧心忡忡地来院就诊.但大多病人经检查:X摄片,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这并非是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功能性失调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即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心脏为何有神经官能症呢?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官系统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通的自觉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本病虽没有生命之虞,但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饱受痛苦.由于本病患者心脏并无器质性病理改变,长期来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有关研究报道不多.临床上由于其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造成漏诊和误治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当本病有少量早搏或ST-T改变时,如果不再做进一步检查排除,患者常会被误作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编辑本段]病因病机本证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乎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体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编辑本段]辨证主症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水气凌心;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咯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编辑本段]治疗解郁抗虑胶囊服用方法:每日2粒,早晨中午各1粒,饭前饭后均可服用;1.基本治疗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配穴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操作毫针平补平泻法.方义心包经内关及郄穴郄门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惊宁神之效.2.其他治疗(1)穴位注射法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隔日1次.(2)耳针法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编辑本段]中医辨证论治1,心虚胆怯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2,心血不足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3,心阴亏虚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朱砂安神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4,心阳不振治法稳步信仰,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甘草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5,心脉瘀阻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6,水饮凌心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编辑本段]预防调护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编辑本段]按语针灸治疗心悸效果较好.本病可发生于多种疾病,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编辑本段]歌曲心悸
2015-11-18 16:2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中医对心悸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心,证候表现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的特点,制定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然而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心悸虽然病位在心,然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均能相互影响,相互波及.因而,还要视脏腑亏虚的程度不同,或是补益气血之不足,或是调理阴阳之盛衰,以求阴平阳秘,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运行调畅.这是补虚的主要方面.本病邪实方面,主要是以虚致实.如脾虚运化失调生痰,气虚血循不畅致瘀,以痰饮内停及瘀血阻络为常见病因.因此,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疗原则.其次,心悸又可引起不寐和眩晕等心神不安症状,皆因心主神明,心主血,心气通于脑之故.故治疗心悸时常在补虚及祛邪的基础上加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补益心血的方药.
2015-11-18 09:1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中医认为心悸多与体弱有关,建议可服用八珍颗粒一段时间试试.
2015-11-18 08: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由于压力长期不能得到缓解,你可能已经有些情绪障碍,并且如果排除了躯体疾病的因素,那么有可能由心理问题引起了躯体的不适,而这些不适并没有器质性问题,只是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建议首先看一下内科,如果没有器质性问题,那么就看一下精神专科,调节一下情绪对你的睡眠也会有帮助。
2015-11-18 06:4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事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以上是对“怎样治疗心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5-11-17 20: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