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儿童午睡时突发呕吐、眼上翻等症状,原因何在?
2岁半儿童,中午睡觉时,突然发生呕吐,伴有眼上翻,呼吸困难,暂时休克,送医院抢救后恢复.去年5.1日曾有类似症状,但都没有发热症状.血液化验正常.请问是何原因.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2岁半儿童午睡时突然出现呕吐、眼上翻、呼吸困难及暂时休克,且无发热,血液化验正常,可能由癫痫、食物中毒、低血糖、先天性心脏病、脑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1.癫痫:儿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导致癫痫发作,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2.食物中毒:误食不洁或有毒食物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导致呕吐、休克等。需及时洗胃、灌肠,并根据毒物类型使用解毒剂。 3.低血糖:孩子饮食不规律或糖分摄入不足,可能引起低血糖,出现头晕、呕吐等。补充糖分可缓解,平时要保证饮食均衡。 4.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异常影响血液循环,可导致缺氧、休克。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5.脑部疾病:如脑炎、脑部肿瘤等,压迫神经和影响脑功能。明确诊断需进行脑脊液检查、头颅 CT 等,治疗方法因病而异。 总之,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上述症状,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和专业医生的诊断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2024-12-24 18:0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休克是一个严重的、变化多端的动态过程,要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开始愈早愈好,最好在休克症状尚未充分发展前就给予治疗,力求避免休克发展到晚期难以逆转的地步;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在不同阶段要针对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处理,如补充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或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消除微循环淤滞及纠正酸中毒等措施。
2015-11-19 07: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先要弄清休克的病因平时身体有无其他疾病,发作前有无情绪激动,建议到医院做一个系统的检查,寻找病因,希望能给您提供有用的帮助,谢谢。
2015-11-19 05:1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sepsissyndrome)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一危重综合征即为感染性休克。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是决定感染性休克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补充血容量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是感性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扩容所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各种液体的合理组合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胶体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和全血等。晶体液中碳酸氢钠复方氯化钠液较好。休克早期有高血糖症,加之机体对糖的利用率较差,且高血糖症能导致糖尿和渗透性利尿带出钠和水,故此时宜少用葡萄糖液。1.胶体液①低分子右旋酐(分子量2~4万):能覆盖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壁,增加互斥性,从而防止红细胞凝聚,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流。输注后可提高血浆渗透压、拮抗血浆外渗,从而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疏通微循环,防止DIC。在肾小管内发挥渗透发生性利尿作用。静注后2~3h其作用达高峰,4h后渐消失,故没速宜较快。每日用量为10P0~1500ml,一般为1000ml。有严重肾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倾向者最好勿用。偶可引起过敏反应。②血浆、白蛋白和全血:适用于肝硬化或慢性肾炎伴低蛋白血症、急性胰腺炎等病例。无贫血者不必输血,已发生DIC者输血亦应审慎。细胞压积以维持天35~40%较合适。③其他: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能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副作用少、无抗原性,很少引起过敏反应为其优点2.晶体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等平衡盐液所含各种离子浓度较生理盐水更接近血浆中者水平,可提高功能性细胞外液容量,并可部分纠正酸中毒。对肝功能明显损害者以用碳酸氢钠林格液为宜。5%~10%葡萄糖液主要供给水分和热量,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25%~50%葡萄糖液尚有短暂扩容和渗透性利尿作用,休克早期不宜用。扩容输液程序、速度和输液量一般先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有明显酸中毒者可先输给5%碳酸氢钠,在特殊情况下可输给白蛋白或血浆。滴速宜先快后慢,用量应视患者具体情况和原心肾功能状况而定:对有明显脱水、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以及化脓性腹膜炎等患者,补液量应加大;而对心脏病的患者则应减慢滴速并酌减输液量。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气促和肺底?音出现。必要时可在CVP监护下输液,如能同时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对防止肺水肿的产生有重要参考价值,若二者的压差>1.07kPa,则发生肺水肿的危险性较小。扩容治疗要求达到:①组织灌注良好:患者神情安宁、口唇红润、肢端温暖、紫绀消失;②收缩压>12kPa(90mmHg)、脉压>4.0kPa;③脉率<100次/min;④尿量>30ml/h;⑤血红蛋白回复基础水平,。
2015-11-19 01:1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